最有能力管理者 領袖魅力不足 政權運作困難、景氣不振是辭職主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曾被譽為最有能力的管理者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領袖魅力不足,上任不滿一年,一日晚間突然宣布辭職,目前正值日本經濟徘徊在衰退的邊緣之際,首相卻在兩年內換人兩次,無異對日本政壇投下震撼彈,各界莫不擔心國家將陷於政治混亂。
日本媒體認為,支持率低、政權運作困難重重,是福田突然辭職的主要原因,福田內閣的支持率最近一直在百分之二十上下徘徊。
辭職時機 為明年國會選舉
其他分析指出,福田康夫因連串失誤,加上最近推出的經濟振興方案不得人心,在政治面臨空轉與經濟困局難以突破的情況下,辭職早在意料之中。從時機的選擇來看,福田現在辭職是要給繼任人充分時間,準備明年九月之前舉行的國會選舉。日本首相辭職即內閣總辭,緊接著眾議院必須由國會議員中選出新首相,然後組成新內閣。
福田接任首相時,日本有政治獻金醜聞、年金登記不正確、C型肝炎患者訴訟、防衛省(國防部)內部金權等層出不窮的問題。在國會,幾乎所有法案都遭到在野黨杯葛,許多法案的通過,要花費比平常多一倍以上時間。福田雖然七月在北海道成功主辦八大工業國高峰會,仍舊回天乏術。
提振經濟方案 被認無新意
更嚴重的是經濟問題,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日本的經濟成長嚴重依賴出口,一旦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成長放緩,日本也會遭遇池魚之災,過去一年發生情形已證明了這一點。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日本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都不會超過百分之一。
日本經濟有諸多結構性難題,特別是高齡人口不斷增多,讓退休金和醫療保健體系壓力沉重,而不斷減少的勞動力,則增加了日本提高經濟生產的難度。
日本民眾對經濟前景日益焦慮,數據顯示四至六月份的經濟較去年同期收縮百分之二點四,面對全球物價、油價飛漲,日本農、漁業、中小企業等都面臨經營困境。福田雖然於上月一日改組內閣,並在二十九日宣布提振經濟方案,包括增加財政支出約一億八千萬日圓(約台幣五千兩百七十一萬元),但一般認為並無新意。
福田康夫一日宣布辭職後,自民黨二日上午召開黨內幹部會議,福田再次解釋辭職的理由,自民黨隨即著手規劃黨總裁選舉事宜。
福田的辭職並不意味日本立刻開始大選,自民黨如果希望繼續領導聯合政府,就必須選出新的領導人、並設法贏得眾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