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給人信心 理所當然

陳宏/作者 劉學慧/整理 |2008.09.01
530觀看次
字級

也算是奇蹟一樁,讀友黛梅於九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寫給我的信,以限時郵件寄到中國時報轉交。但一直到九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原封未動的到達我病房。我們當然是一陣驚喜,細想原因不外:容納我專欄的版面已撤銷,主編也求去,於是成了形同沒有爹娘的棄兒。及至朋友發現這個塵封已久的郵件,才使它復活,也讓我看到這滿紙溫馨的話語。摘要如下:

偶然在中國時報周日版面上,讀到您們的故事,令我動容。

多年以前,我大學畢業,報考中廣,初複試都過了,但最後的口試並未通過,自己倒是鬆了一口氣,因為我以為考的是播音員,後來才弄懂是「廣播記者」,我不知如何當記者。

我一直記得一位玩攝影的陳宏先生,竟如此古道熱腸,替一位素未謀面的人鼓慰有加,我不知今時看到報上登的「陳宏」,是不是當時樂於助人的「陳宏」,但我直覺就是同一個人。

看到報上關於陳先生的報導之後,一直想把放在心中,二十幾年的感激,告訴陳先生。原來這份感謝大概一輩子放在心裡了,不會忘,卻也並不特別執著。

看了中國時報的報導和陳先生的文章後,不知怎的,卻很想把這個訊息傳遞給陳先生。是不是同一位陳宏先生,好像也不那麼重要了。

從陳先生的文章中,探不出陳先生有強烈宗教信仰,我的讀後心得是:陳先生的文章,似乎透露了過去豐富人生,所沉澱下來的廣大包容的情懷。

我不覺得陳先生真的是不能動了,認命了,反而覺得禁錮的身體,把陳先生豐富心靈造就的淡泊、包容,顯現出來了。

陳先生是玩攝影的,我一度學玩攝影,知道愛攝影的人,對世間萬事萬物,較不愛攝影的人要有「感覺」,而心靈,是人擁有的最重要的攝影機,我們一生中所看、所聽、所想的種種底片,都在自己心裡。

對不起陳先生,我是佛教徒,看了陳先生的故事,不知為什麼,心中有一個聲音,要送陳先生一本書,這本書是《觀無量壽經》,如果陳先生有其他宗教信仰,請把書轉送他人即可,如果陳先生沒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把《觀無量壽經》當佛教經典看。 這部經是極美的一部文學作品,一本極美的攝影集。通常和《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刊稱「淨土三經」,如再加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普賢行願品》則為「淨土五經」。

《觀無量壽經》,是釋迦摩尼佛為一對分別遭禁錮的國王夫妻說的。觀經中:觀落日、觀水、觀冰、觀琉璃、觀樹、花、果、觀佛菩薩…,非常美。我覺得以陳先生攝影的背景,所有心中底片中的美景,都是閱讀這本書的助緣。不知道陳夫人是否可為陳先生讀這本書?

我自看到陳先生的故事後,就買了書,想送給您們,一、不知如何送。二、又怕送了,您們會不會不高興。所以又拖了一陣子,直到現在才下定決心,快要一個月了。

感謝黛梅關懷,雖然事隔六年多,但對我是歷久彌新,我十分珍惜這份隆情。不過,這個何足掛齒的個案,我已沒有印象了。

給人希望,給人信心,本是理所當然。當年有過一個階段,確實在中廣海外部,講述「攝影漫談」。

(   陳宏/作者   劉學慧/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