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新竹縣、市教育局鼓勵國中小學生回收教科書再運用,五年來,每年省下的書愈來愈多,平均一年節省四百多萬元,學校還可以拿到一半獎勵金,用來改善教學設備。
新竹縣、市國中小學教科書由政府埋單,為了環保減碳,九十三學年度開始,兩縣市陸續辦理國中小學教科書回收;「從最初個位數,到現在近三十所學校實施。」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省下的書費,也從開始的二百多萬元,到去年增至四百多萬元。
蔣偉民說,回收教科書可省下部分買書錢,為鼓勵學校推廣,學校省下的教科書採購費,百分之五十繳庫,其他作教育基金,「既環保,又增加校務基金。」
新竹縣教育局學管課長李國祿表示,每年都省下百餘萬元經費,金額年年提升,對學校不無小補。
新竹縣學校多,每年得花上億元買教科書,新竹市約七千萬元;新竹縣先回收教科書,因成效不錯,新竹市也跟進。
兩地回收的教科書以藝能科為主,像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以及英語、客語、閩南語教材;新竹市成效最佳的三民國中設備組長孫淑惠說,各校處理回收書的情況不一,三民購買可移動的塑膠筒,把書放在每個班級,隨時取用,也不怕潮溼。
她說,「去年分到快五十萬元,超好用的!」例如學校鋼琴壞了,就用這筆錢做維修,桌球桌舊了可汰換、視力檢查燈箱一只也要上萬元,學校都可以處理。
除了宣導惜物,對遺失教科書的孩子,三民國中會罰繳班費五十元,還要做勞動服務,導師也提醒學生要惜福,盡量保持教科書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