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用情感撥動讀者心弦

姚儀敏 |2008.08.22
1093觀看次
字級

文字和其他行為一樣,不只是邏輯推理的結果,更受到情感的左右。很多美麗的文字,都是情感撞擊下迸發出來的,可以說,情感是文字創作的動力,也是藝術創作的核心。

由於受到情感的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體驗也就非同一般,正如黑格爾說的,在感情強烈時,「感性的東西經過了心靈化,而心靈的東西也藉感性化顯現出來!」

所以我們若想用文章感動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讀者自然產生內在情緒的變化;另一方面,所謂「憤怒出詩人」、「文學是苦悶的象徵」、「愁苦易好,歡娛難工」,也說明了情感與創作的關係。

梁啟超先生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書中,聲稱自己的文章「筆鋒常帶感情,對於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其實,梁啟超的論文偶有說理不充分的缺點,但因善於抒情,多少彌補了這項不足。

諸葛亮的〈出師表〉和李密的〈陳情表〉之所以取得那麼好的評價,就在於能以飽蘸情感的筆墨,懇切委婉的陳述個人心路歷程。

尤其李密的〈陳情表〉,以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境況,傾吐了「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的依依之情,表明「盡孝」、「終養」之願,曲盡孝心,悲惻動人;根據《古文觀止》注所引用的資料,當晉武帝讀到「烏鳥之情,願乞終養」這個比喻時,感慨萬千,不僅體諒李密不能奉詔赴任的行為,還下令地方官供養膳食給李密九十六歲的祖母,理由就是「以嘉其誠款」。

這些例子,都足以說明情感對於文字的作用,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寫作時注入適度的真情,必能撥動讀者心弦,進而加強讀者對文章的理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