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客山難獲救消息時有所聞,近日新聞又播送一男子逕自攀登高山,因迷途受困峭壁十餘天,以食野果、飲溪水維生,被尋獲時自覺有愧,並說下回不敢再登山了。
遠在東漢至晉代之間,人們進入山區都佩帶一枚「黃神越章」趨吉避凶,類似國人佩帶護身符一般,其來有自,請看典籍出處。

晉人葛洪在《抱朴子‧登涉篇》說:「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
內文有兩處存疑,疑點一:印廣四寸?疑點二:字有一百二十?按當今出土的印章與封泥等實物顯示,尺寸廣僅一寸,字數最多不過九字。
然而,尺寸大小與字數多寡不是重點,重點是文辭雕刻入印,古籍記載有「黃神越章」、「天帝神師」、「黃神之印」、「黃神越章天帝神之印」等道教用語,這類印章稱之為厭勝印,是道教重要法籙(道教法事)。
古人認為佩帶此印,便能辟除不祥,進入山林時,可免虎狼惡神之禍。
(原寸是2x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