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棋史

杜承書 |2008.08.14
778觀看次
字級



圍棋源於中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大叔文子聞之曰:『今甯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此外,《論語.陽貨第十七》亦言:「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更可知春秋時已有圍棋一藝。漢代之後,習棋藝者益增;因弈棋猶如行軍佈陣,故文人習棋,多與軍事

相結合。如桓譚《新論》:「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也。」馬融〈圍棋賦〉:「略觀圍棋兮,法於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此為圍棋與兵法融會貫通的最佳例子。

魏晉南北朝弈棋之風盛行,曹操、孫策等人,皆是棋界能手;《三國志》言,王粲少時便能「覆局」,費褘能下棋時指揮取勝。《南史.柳惲傳》載梁武帝推動弈棋不遺餘力,曾召開評定棋品大會,盛況空前,為最早有據可查的全國棋藝大賽。

唐時君臣皆好此道,高手輩出,如王積薪、顧師言皆是。相傳王積薪作〈圍棋十訣〉:「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後世奉為弈棋的金科玉律。

宋時名手甚多,李逸民《忘憂清樂集》為當代最重要的論棋專書。內容不但選錄了《棋經》、《棋訣》、《論棋訣要雜說》等重要作品,並且記載了棋譜、邊角著法、棋勢等內容;非但保存了前人理論、棋局、弈譜,對後世習藝者,更是珍貴的一部專論典籍。

元朝最著名的論棋書籍是《玄玄棋經》;其藉《道德經》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以喻弈棋之精妙。此書由嚴德甫、晏天章合力完成,內容豐富,更勝《忘憂清樂集》;書中所收棋勢共三百餘篇,非但可供後人大量參考研究,亦是全書中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

《忘憂清樂集》一書,今存宋代刻本,國家圖書館尚有善本珍藏,此書亦被棋界尊為現存刻本中最古之圍棋專書,若有意一窺古人弈棋之方,不妨可藉此書探賾索微,必能獲益良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