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能源政策首在合理反映成本

 |2006.02.14
663觀看次
字級

由於中國大陸和印度經濟快速成長,石油需求量激增,因此,近年來全球的注意力都放在油價上漲及能源危機上。例如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大國的俄羅斯,最近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一些財經預測機構,也做出原油價格將飆漲至每桶一百美元的驚人高價。看來,能源供應緊俏,能源價格上漲無疑是今年經濟的最大挑戰。

日前剛閉幕的八大工業國財長會議,也特別以油價和能源安全為主題,並在公報中表示:「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和不穩定』,將威脅二○○六年的全球經濟成長」,他們並敦促國際加強協調能源政策,透過適當的市場運作,穩定能源價格。能源問題將是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的重大變數。

無獨有偶的是,身為公營事業的中油公司,也因為政府壓低油價而遭受數百億元的虧損,政府相關主管機關卻因為擔心油價會導致通貨膨脹,對經濟產生不利的衝擊,使油電價格應否調漲的立場拿捏不定。

政府主管機關在面臨油電價格調漲時,必定是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油電幾乎是所有產業和民生家計的主要投入,油電價格調漲必然會反映在一連串的生產、消費過程中,最後必定衝擊物價。但是,現實的情境卻是油價因國際間的需求大增,能源供應卻受制於既有的資源存量,開發再生能源、淨潔能源遭遇到技術上的障礙及曠日廢時,且成本高昂的問題,因此,在供不應求的現實下,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已是不可避免的難題。

解決能源供不應求的最好政策,就是在「需求面」減少能源消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而弔詭的是,政府如果不能將能源價格合理反映「成本」,包括能源可能耗竭、開採愈來愈困難的「內部成本」,以及造成環境污染、溫室氣體效應等「外部成本」,則民眾會誤以為能源價格便宜,而缺乏成本概念,也就不會積極節約能源或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進一步造成能源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最終只會使得能源更加短缺,能源價格一直飆漲。因此,此時的壓低能源價格政策,不但會造成未來能源價格的失控,更會引發更大的能源危機。

政府與其抱著「以拖待變」的心裡,還不如誠實面對問題,將「刻意壓低」能源價格的後遺症向民眾解釋清楚,並在能源政策上,尊重市場機制,讓油電價格反映國際成本,以及將外部污染成本計算進去,民眾自然會在能源價格上漲的壓力下,進而積極從事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不但如此,在經濟體系裡,符合需要的「節能技術服務產業」也會應運而生,提高經濟產值,並不只會產生負面的影響。當然,能源價格上漲之後對於低所得家庭產生的不利衝擊,政府可以考慮以「所得補助」、發展便宜的大眾運輸業等配套政策來因應。

總之,能源短缺的問題既然遲早會發生,能源政策就應該及早確定,讓能源價格適度反映成本,以便民眾提早節約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才不會使得今天的小問題,變成未來的大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