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願是一種修行 文/林千弘 |2025.11.23 語音朗讀 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資料照片圖/屏東講堂圖/屏東講堂圖/資料照片 文/林千弘 佛光山屏東講堂十一月九日舉辦「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系列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專任教師慧中法師,主講「祈願是一種修行」,講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從小我到無我、從祈願到發願,透過願力將心量擴大,獲得信心與力量。真正的修行是什麼?慧中法師述及大師曾說「修行在生活中,有佛法才叫修行」,問題與煩惱就如心中明鏡的塵垢,應「時時勤拂拭」,要想辦法去除,透過參加法會、活動、修持來自我成長提升,並且用身體、語言、心念來幫助人。「祈願」是大師每日必修功課。慧中法師提到大師出家當年,志開上人為了堅固星雲大師對出家的道心,點了十二個戒疤,導致頭頂塌陷、智慧不顯,容易忘失記憶。在夜深人靜時,大師就在殿堂中,向觀世音菩薩跪求祈願開智慧。大師從祈願中獲得信心與力量,寫下〈悉發菩提心〉一文,成為佛光人耳熟能詳的祈願文。法師接續提到大師有感於早期的祈願文,文長且艱澀,唱誦也不易跟上,立願撰寫通用祈願文,口語化的祈願,令人能聽得懂、做得到,能為人所接受。《佛光祈願文》以時間來看,有從晨起到夜眠、從年頭到年尾、從出生到臨終;從對象來看,有從小到老、從小我到大我,從有情眾生到無情眾生等。佛菩薩也是透過願力而成就,慧中法師講述讀誦祈願文有諸多好處,能內正思惟、能融入角色感同身受、能信心具足免除煩惱、能擴大心量。法師提及大師一生的祈願不斷增上與擴大,從「小我」到「大我」再到「無我」,從祈願到發願,心量的擴大。大師二十歲前為「自己」而求;佛學院結業出來後,開始為「父母、師長、親友」祈求;四十歲建佛光山時,但願眾生得離苦,開始為「世界和平、國家富強、社會安樂、眾生得度」祈願;從五十歲開始「讓我來」承擔苦難、承受人情冷暖、實踐佛陀大慈大悲、學習如何示教利喜。我還能為你做些什麼﹖法師述及大師心念大眾,晚年開刀後,無法長時間開口說法,又非常珍惜和大眾結緣的機會,因此常主動伸出手,與所見的大眾握手結下善緣。從大師身上可以看到發心立願不是口號而是實踐。 前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有與空 下一篇文章 【人間行者心】三好的教育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3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4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5【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6【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7【島嶼拼圖】啜飲時光佳釀:探訪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11.1808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09【考考你的智力】2025.11.1710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願之光【人間行者心】三好的教育【紅塵禪煙】有與空【人間行者心】佛光禪開心畫 畫出自信佛光人間教育的典範 我所認識的星雲大師【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 作者其他文章【佛學講座系列】《心經》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