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引發中日關係緊張,中國大陸拒買日本海鮮,我國政要力挺日本。外交部長林佳龍昨天鼓勵民眾多買日本產品,賴清德總統也秀出大啖日本海鮮照。衛福部食藥署昨公告福島5縣食品輸台管制全面解禁,未來比照一般食品查驗,署長姜至剛強調,廢止規定基於科學實證,與「台灣有事」風波並無關聯。
專家建議 食安管理滾動調整
食藥署8月29日預告解除日本福島5縣食品需檢附產地、輻射檢測「雙證」規定,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預告60日,至10月28日止,但時隔近一個月才正式公告。姜至剛表示,一切法規修正持平依行政程序處理,預告2個月後,完備行政程序後,正式對外公告,且規定本於科學實證,與中日相關爭議無涉。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解禁後,國內輻射安全標準仍維持每公斤銫-134與銫-137總和不得超過100貝克限量規範,但建議食安管理需滾動式調整,如未來日本官方釋出監測資訊,或國內再次驗到福島5縣食品輻射超標,主管機關就應重新檢討政策,立即調整。
食藥署指出,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日本政府已採取監測及因應措施,並依監測結果滾動式更新其國內食品管制措施,管控食品供應鏈安全性,且我國自2011年開始,針對日本食品實施輻射檢驗,共檢查27萬批次,不合格率為0;福島、茨城、櫪木、群馬與千葉縣「福島5縣」截至今年11月,共檢驗2萬4304批次,結果也全數合格。
姜至剛強調,輻射食品檢驗基準並無改變,僅把管制機制回歸常態邊境管制,食藥署在邊境對國人所有進口食品均實施輻射抽驗,由智慧判讀系統依風險分級把關,且日本國內禁止流通產品,包括福島5縣鳥獸肉、菇類、漉油菜等,目前仍禁止輸台。未來一旦抽驗過程發現輻射食品,將對外公告,並依規定調升抽驗比率,不會因廢止規定調整而改變。
藍委:政治算計凌駕民眾權益
全球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目前僅剩中國大陸、俄羅斯及韓國。姜至剛說,我國在食品管制制度向來與國際間採「調和」模式,就是相關規範應與國際接軌,本次修正即本於這項原則。
食藥署昨公告福島5縣核食管制全面解禁,署長姜至剛強調,本次調整基於科學實證,與「台灣有事」相關風波並無關聯。國民黨立委質疑,賴政府在敏感時機全面開放福島食品,政治算計凌駕民眾權益。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2018年人民用公民投票,高達7成2民意要求政府禁止開放福島核災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卻被民進黨政府一紙命令正式推翻。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表示,正式解禁是本於科學與行政流程處理,不過時逢中日關係緊張,他認為在政治上也有正面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