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男演員林家佑出身自《大學生了沒》班底,因《全明星運動會4》表現亮眼而受到矚目。24歲時,他被診斷出罹患惡性骨肉瘤,一度陷入對命運的不甘與迷惘,但最終選擇勇敢面對、積極治療。手術後手臂留下20公分疤痕,成為他重生的印記。如今,他以運動與正向心態維持健康,展現堅毅與希望。林家佑指出:
「命運給的考驗,正是磨出力量的起點。」
02
美國德州女子克里斯蒂娜.帕切科(Krystina Pacheco)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在生產後不久罹患敗血性休克,被迫截去四肢。雖命運多舛,卻無法奪走她助人的信念,經歷無數次手術與復健後,她勇敢地重新站起,成為學校心理學家,用自身經歷陪伴與啟發更多身障孩子,成為無數學生的精神支柱。克里斯蒂娜認為:
「身上的每一道疤痕,都不是痛苦的印記,而是生命重新開始的證明。」
03
吳亮亮畢業於福建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數控專業,且曾在金融行業工作。2015年,他看到愈來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決定追隨自己的初心,毅然回到家鄉。返鄉後,他承襲祖傳手工米粉技藝,邊學邊改良技藝,並根據客戶需求製作特色米粉,將傳統技藝與創新思惟結合,新品上市後不僅大受歡迎,還為家鄉經濟注入活力。吳亮亮堅信:
「創業不只是賺錢,更是一種責任與使命──讓家鄉更美好。」
04
「微笑球后」曾雅妮19歲初登巔峰、稱霸世界球后,人生光芒耀眼;然而2013年起無冠、傷病纏身,甚至改動作、換教練、兩度開髖關節手術,歷經長達十年的低潮而黯淡,但她始終不放棄最熱愛的高爾夫。經過沉潛與努力,終於在今年10月緯創女子公開賽如願封后,重現當年「妮來瘋」盛況。曾雅妮鼓勵低潮的自己:
「每天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持熱情,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05
知名畫家鄭敬儒,以細膩的觀察力與深厚的繪畫功力聞名。他自幼對色彩與形象充滿興趣,卻曾因環境與資源有限而面臨創作困境,但他並未因此放棄,選擇持續以勤奮和熱情精進技法,將日常觀察化為畫布上的動人故事;多年來,他不僅用畫筆記錄美好生活,更以創作傳遞溫度與力量。鄭敬儒相信:
「每一筆都承載著對生活的感悟,每一次創作都是自我突破的過程。」
06
中研院院士、哲學家楊儒賓,居在新竹科技重鎮卻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他不用電腦、手機及冷氣,選擇遠離科技,且專注於思考與閱讀。面對AI與演算法影響世界的浪潮,他如同現代隱士,不追逐資訊,而是與文字、思想對話,用哲學與文學構築自己的精神世界,讓智慧和內心深度成為生活的核心。楊儒賓提醒我們:
「即使身處高科技時代,也能守住內心的寧靜,堅持理性與思辨的力量。」
07
藝術家許金烺投入玻璃藝術數十年,初學時,他歷經無數次玻璃破裂的挫折,但卻從未退縮,反而在挫折中汲取創作經驗,逐步掌握光與色彩的精妙平衡。他在烈焰與高溫中打磨技法,每一次吹製、熔融、雕刻都是對專注與耐心的挑戰;多年堅持,讓他的作品從傳統技藝延伸至個人風格創作,兼具實用與觀賞價值。許金烺相信:
「每件作品都是時間與心力的結晶,需要專注、勇氣與對美的執著。」
08
香港藝人許紹雄從影53年,是影壇令人敬佩的實力派演員,始終以專業與熱情面對每一次演出。他早年在演藝圈默默無聞,甚至曾被質疑「永遠只能當配角」,然而他從不因角色大小而懈怠,反而用選擇堅持、時間證明實力、用態度贏得尊重,讓「綠葉」成為劇中靈魂人物;許紹雄於10月28日離世,終年76歲。許紹雄曾說:
「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觀眾記得你,就是最大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