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52歲的王女士這幾個月來不斷覺得「肚子悶悶脹脹」,以為腸胃不適,休息、吃藥都無效。直到今年9月,她前往北醫附醫家醫科求診,醫師以超音波檢查時,螢幕上出現一顆又一顆密密麻麻的黑影,是滿滿的肝轉移腫瘤,醫師立刻請護理師陪同轉入急診,經電腦斷層顯示,她罹患的是「末期胰臟癌併多發性肝轉移」。
北醫附醫血液腫瘤科主任蔡佳叡說,胰臟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常被誤以為是腸胃病、胃潰瘍或消化不良,等到出現黃疸、體重驟降時,往往已是無法手術的階段;如果發現上腹痛、背痛、食欲不振,千萬不要拖延就醫。
由於胰臟癌無法靠一般健檢早期發現,高風險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定期影像追蹤,如電腦斷層或內視鏡超音波檢查。
蔡佳叡表示,目前治療強調「多科整合」,結合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與細胞治療等手段。早期患者可藉手術切除爭取治癒機會,若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病人,則以化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