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市面瓶裝水種類繁多,從鹼性水、礦泉水到純水,各自主打不同功效,尤以標榜「抗氧化、改善體質」的鹼性水最受矚目。然而,食藥署指出,目前無科學證據證實飲用鹼性水能改變體質,人體本身就具備酸鹼平衡機制,因此民眾選水不應盲從廣告,而是回到「安全、透明、安心」的基本原則。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分析近一年逾6萬筆瓶裝水相關討論,網友最在意的3大重點為「pH值」、「製程安全」與「品牌信任」。其中約24%討論聚焦酸鹼值,不少民眾坦言聽過「鹼性水」較健康,但其實不明白差異。專家再度提醒,水的酸鹼值並不等同健康與否,乾淨、水質純淨才是核心。
有16%聲量聚焦製程問題,討論「過濾是否足夠」與「是否煮沸」兩派說法。有網友強調礦泉水多為過濾後直接裝瓶,也有人堅持選擇高溫煮沸過的純水。專家建議,品牌若公開水源與製程標準,能降低疑慮、建立信任感。
此外,12%網友提及品牌差異,顯示消費行為仍高度依賴熟悉度與信任感。便利商店常見品牌如統一PH9.0、悅氏Light鹼性水、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evian與泰山純水等,因水質訴求或國際形象受到青睞。其中,媽媽族群特別偏好註明「高溫煮沸」產品,認為更適合家中孩童飲用。
網友提到口感、水源與包裝設計同樣影響購買,例如「水味是否純淨」、「是否取自山泉或海洋深層水」及瓶蓋是否易脫落等,都成為選擇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