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醫院腸胃科邱榮彬醫師提醒,民眾想避免急性腸胃炎,應多慎選食物和常洗手,感染腸胃炎後則不要吃奶製品或油膩食物,多補充電解質,嚴重時更要積極治療。
邱榮彬說,夏天飲用冰品雖然清涼又解暑,但暑熱容易讓人腸胃免疫能力下降,加上高溫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吃太多生冷食物,或未節制的飲用冰品,很容易引起腸炎腹瀉。
邱榮彬說,夏季溫度高,皮膚表層血管擴張,血液流向身體表面致體溫升高,這時如果喝下大量冰飲,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食慾欠佳。所以腸胃較差的人,或患有慢性胃炎、胃病、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者,絕對不要貪涼而食用生冷食物。
邱榮彬建議民眾,夏天飲食最好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冰、辣的食品,或燥熱性的食物,以免「火上加油」。而肥膩食物也要忌口,以免消化不良。相反的,應多吃水果及蔬菜,既可補充流失的水分,也比較容易消化,同時不加重腸胃的負擔。
至於淹水的災區民眾,衛生署特別提醒,要嚴防腸胃性傳染病,除了盡可能不要生飲生食,更要保持雙手的潔淨。而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呼籲家長,如果發現幼兒有肌肉抽搐等現象,應盡速送醫,以遏止腸病毒擴散。
此外,老年人和幼兒應多注意飲食衛生,原因是:幼兒的腸胃發育較不健全(特別是六歲以前的幼兒),過冷及刺激性的飲食,可能使幼兒腹痛、腹瀉、咳嗽痰多、胃口欠佳。一旦幼兒受到外在病菌感染,父母又未能掌握感染時程,很容易延誤就醫時間,使小病演變成大病。
同樣的,老年人的腸胃機能退化,常成為病菌入侵的重要因素,加上老人腸胃功能老化,腸粘膜功能不佳,吸收慢造成營養不良,所以不適合喝過量的冷飲或生食。
以中藥保健觀點來看,中藥行負責人翁燦耀表示,人類健康依大自然四時運轉,萬物生長自有其道理,他認為平時養身靠蔬果,如夏天食用的苦瓜、冬瓜加薑珥珥等天然食材清淡消暑又健康;平時則避開冷氣房、冰品使用,才是根本之道。他更直言,「冰」對人體健康而言沒有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