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宇宙
小時候,每個月媽媽都會帶我到恩主公(行天宮)拜拜,並約一位行動不便經濟有困難的親戚,補助她生活費。我問媽媽為何要給她錢呢?
而我們每年拿到的壓歲錢,都會拿一部分出來,全家一起捐款給一家育幼院。
我們剛開始總會抱怨,好不容易一年才能拿到一次壓歲錢,剛數完錢就又要分出部分當作捐款,為什麼呢?
其實當時家中經濟並不寬裕,一家六口擠在十來坪的租房中。但爸媽總說我們在能力所及範圍內要幫助他人。爸媽一生都喜歡行善助人,也希望形成家風。
影響所及,我也承襲了此家風。讀國小時,上學前媽媽總會給我們五毛錢(五十年前)當零用錢,讓我們下課可以到福利社買點心。而我當天如果沒用掉,就會將五毛錢給在路上遇到的乞丐,而回家時就會興高采烈地跟媽媽說,我今天給了婆婆五毛錢,媽媽總會摸著我的頭說:好乖!
現今已高齡九十的老母親,常常掛在嘴邊的都是要多行善做好事。希望我們都能好好對待他人,也能被好好對待。是啊!我們一生當中不就是在付出善意,及領受善意中成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