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出席美國紐約市一場座談時說,受到美國出口限制影響,輝達無法向中國大陸公司銷售先進製程的產品,在大陸先進晶片市場的占有率已從95%降至0%。他說:「我們期待政策改變。」
《南華早報》報導,輝達自2022年起被禁止向中國大陸出口用於人工智慧(AI)應用的先進晶片,包括A100、H100和H200。雖然華府最終批准銷售特供版H20晶片,但中國網信辦以安全疑慮為由展開調查,建議陸企避免採用。
黃仁勳表示,輝達已完全停止對中銷售。他重申,輝達須向中銷售產品,否則市場將拱手讓給華為等大陸競爭對手。他指出,輝達被排除在大陸市場之外,不僅對中不利,對美國而言「甚至更糟」。
黃仁勳指出,開發者對任何軟體產業都至關重要,而中國大陸擁有「全球約50%的AI研究人員」。他說:「讓這些研究人員無法基於美國技術發展AI,是一個錯誤。問題在於,如何在保持領先與優勢的同時,讓全球仍能基於美國技術架構持續發展?」
黃仁勳說:「這就是平衡,而要達到平衡,就必須講究細微差別,這通常不是全有或全無的策略。一個隨時間演變而調整的細膩策略,既能讓美國保持領先,同時持續吸引全球研究人員,這可能是正確的平衡方式,也是我目前所主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