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雅
某個初春夜晚,例行帶愛犬「豆福」外出放風兼散步。回程路過一片田地,豆福的利眼發現了引發牠興趣之物,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往田裡衝去。當下,我正輕挽著牽繩,呈放空狀態,兀自沉浸、漫步在花香瀰漫的路上,根本來不及煞住豆福。
豆福旋即奔至田地另一邊小徑。夜晚能見度較低,何況我也不好意思為了追狗,而貿然踩進別人的園子裡。正躊躇時,豆福已隱沒在暗黑之中,不在視線之內了。
只好快速返家求救兵。我與外子分別到剛剛豆福消失的地點附近邊喊名字邊搜尋。從十點到十一點半,都不見其蹤影。我心裡忐忑上演著許多結局,最終只求牠平安。家中留一虛掩小門,足以讓牠鑽進來;外子更準備一盆水,讓跑累的牠一回家就能解渴。
清晨六點天微亮,已煎熬數小時的我早早著裝準備好外出尋狗續集,心想把村莊道路繞個九遍吧。不意,才打開小門,驚喜聽到「達達跫音」──狗爪子和牽繩與地面碰觸的聲響,伴隨著熟悉的身影從巷弄轉入直奔而來。
「豆福,豆福!」〈Home, sweet home(甜蜜家庭)〉的旋律從心底自然響起。「一個晚上,你奔跑多久?在哪裡過夜呀?」我心裡擱著好多問號,只能透過眼神傳達,畢竟狗兒不會回答呀;想到牠第一次沒人陪伴,「自我流放」了八個小時,還認得返回的路,「家」的概念不言而喻;他返家的時間正是我們每天早上出門散步的時間呢,「真懂!」頓時我的擔憂全部化為欣慰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