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日主持法說會表示,因應全球貿易政策與關稅風險帶來不確定性,台積電將持續審慎規畫營運。他強調,為因應AI帶動的結構性成長,台積電採取嚴謹的產能規畫機制,結合內外部市場分析。公司並已將開發與產能協調的時間提前至2至3年,確保供應鏈穩定。內部也透過跨部門評估市場需求的「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整合機制,確保投資節奏精準。
取得美國第2塊地 建晶圓廠聚落
魏哲家強調,台積電堅守技術領先、製造卓越與客戶信任三大核心,以鞏固長期競爭力。他指出,近期AI市場發展持續正向,生成式AI使用量爆發式成長,推升對先進晶片的長期需求。隨著消費型AI模型普及、企業級AI應用深化,以及主權AI(sovereign AI)興起,晶片需求結構性上升趨勢明確。台積電強調,AI帶來的長期半導體需求「是根本性的」,公司將以提供最先進製程與充足產能為首要責任,支撐全球客戶成長。
為因應AI帶動的結構性成長,魏哲家說,目前與超過500家客戶合作,涵蓋各主要應用領域,並已將開發與產能協調的時間提前至2至3年,確保供應鏈穩定。
全球布局方面,魏哲家強調,所有海外設廠決策都基於「客戶需求、地理彈性及政府支持」3大原則,目標是同時滿足客戶與股東最大價值。
台積電指出,在聯邦與地方政府支持下,廠區建設與產能擴充進展順利,並因AI需求強勁,也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附近購置第2塊土地,計畫加速導入更先進製程,預計發展成獨立的超大晶圓廠(GIGAFAB)聚落,以支持先進製程客戶對智慧型手機、AI和HPC相關應用需求。
至於日本熊本廠,第1座特殊製程廠已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並達良率目標,第2座廠也已動工,後續進度將依市場狀況與客戶需求調整。
在歐洲德國德勒斯登,公司在歐盟與德國中央、州與市政府支持下,也啟動建廠作業,主攻車用與工業特殊製程。
在台灣,則持續強化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能力,目前在新竹與高雄科學園區同步準備多座2奈米基地,預計未來幾年持續投資,以確保本土製造與全球布局並進。
2奈米製程順利 本季試量產
針對技術進度,魏哲家宣布2奈米(N2)製程進展順利,將於本季進入試量產,良率表現良好,預期2026年將快速量產,應用涵蓋智慧手機與高效能運算(HPC╱AI)。公司同步推出N2P作為N2系列延伸版本,提供更高性能與功耗效率,預定2026年下半年量產。
此外,公司推出A16製程,採「超級電源軌(Super Power Rail, SPR)」架構,專為特定高效能運算(HPC)應用設計,可提供更高電流密度與訊號整合度,預計2026年下半年量產。
魏哲家表示,N2、N2P、A16將構成公司下一個大型且長期延續的技術節點,延續其在高階製程領域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