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再遇豪雨 恐又成堰塞湖

本報綜合報導 |2025.10.04
55觀看次
字級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狀況穩定,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擔心,一旦地震或豪雨,可能再次形成堰塞湖。圖/林業保育署提供
光復鄉災區早前滿目瘡痍(圖左),如今多已將淤泥鏟出(圖右),僅剩少部分路段等待大型機具進駐清除。圖/資料照片、洪子凱攝影

【本報綜合報導】麥德姆颱風形成,雙十連假也有熱帶性系統逼近,水利專家、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示警,若發生豪大雨或地震,馬太鞍溪形成第二次堰塞湖可能性很高。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昨證實,確有風險,現在先加固堤防,並規畫堰塞湖做溢洪道或排水設施,萬一再崩塌能減少洪水量。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強調,台灣周邊海域不利於颱風發展,但還要再觀察。中央已指示軍方、縣府做撤離計畫,首先要做比照地震、國家警報系統,然後再建立一個類似海嘯才能夠發放的警報系統,必要時強制撤離。

季連成說,撤離時會優先選擇獨居的老人,如果住家有2、3樓,會協調軍方、地方志工和警、消人員協助搬上樓照顧;對住平房的獨居老人,要疏散到收容中心,做預防性撤離,軍、警、消會互相配合。

他說,其他民眾垂直撤離,即便颱風來了,如果雨量未超過500毫米,不至於形成大水,仍然安全,但要有強制性,會請警察挨家挨戶確認;另外,包括民眾和救災部隊也須馬上撤離到安全場所,超商等停止營業。

林保署:24小時監控雨量

此外,林業保育署昨監測,集水區未降雨,堰塞湖水量約590萬噸,水位、湖域面積幾乎沒變化,溢流口下刷趨緩,壩體、水流無異常,這兩天有颱風,會24小時監控雨量。

水利署長林元鵬說,山區還有超過上億噸泥沙,第一道緊急堤防完成後,會馬上疏浚,明年底前分階段清出600萬噸土方,由重機具挖出河道中央的深水槽流路來清淤,維持一定保護能力。

林元鵬說,馬太鞍溪前天已建置超過700公尺的臨時堤防,包含前方混凝土塊、中間太空包及後方土堤3道防線,預計今天中午前,可以完成第一階段3公尺高的土堤,達到一定保護功能。季連成說,第一階段完成後,屆時除非是大雨,一般正常水流量,溪水不會再進入光復市區,「保證不會」。11日前水利署會完成第二階段土堤加高到5公尺。

家戶除淤完成  轉清道路學校

花蓮光復洪災昨邁入第11天,失聯6人仍未發現,死亡維持18人。季連成宣布,昨天中午前已完成家戶清淤,兵力和機具會轉移到道路和學校清理,力拚中秋節前完成清淤。花蓮縣府昨開始發放慰問金,並擴大災區範圍。

昨天上午光豐農會周邊受損民宅店面,多數皆已沖刷完成,僅剩幾間較大店面還有少部分淤泥,「鏟子超人」正加緊幫忙鏟土。

台大等校祭出補助,協助學生加入「鏟子超人」義工行列。教育部指出,若屬課程學習範疇,可善用高教深耕等與教學有關的補助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