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營 甘蔗飄香韻猶在 糖都轉型夢再開 文/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2025.10.06 語音朗讀 16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天鵝湖環保公園早期是水利設施,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景觀湖。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原是日本商人宅邸,戰後作為縣政府員工宿舍。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新營糖業鐵道文化園區」保留五分車的車頭、車廂及多元鐵道文物。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火燒店站附近的「吳晉淮音樂紀念館」,是台灣作曲家吳晉准故居。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鐵線橋堡通濟宮古廟是國家三級古蹟,龍柱、彩繪及泥塑精巧細膩。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新營太子宮(新廟)採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廟頂矗立太子爺銅像,是新營知名地標。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南瀛綠都心公園」的草原妝點彩繪小鹿,象徵平埔族居住時出沒的梅花鹿。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新營美術園區有藝術家不二良設計的「童年狂想曲」裝置藝術,打造現代藝術與休憩空間。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新營鐵道地景公園」位於新營糖廠製糖區舊址,以台糖軌道故事為活化主軸。 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文/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新營坐落於嘉南平原的心臟地帶,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是台灣著名的「米倉」與「糖都」。田野在鐵道的低語聲中,交織稻香與蔗香;平埔族的古韻在土壤深處流淌,這處人文薈萃之鄉,正在傳統與現代間靜默蛻變,迎接屬於自己的新時代。新營原本是平埔族哆囉嘓社的生活區域,明末鄭成功實施屯田,從最初鹽水區的屯兵地(舊營)逐漸向東開拓,設立新的屯兵營區,以此命名為「新營」。當時與新營相對的屯營還有上營、下營、大營、柳營、林鳳營等。到了清康熙年間,新營屬諸羅縣大奎壁庄;乾隆時期改劃為嘉義縣轄下,分為太子宮堡及鐵線橋堡。日據時代,西部縱貫鐵道通車,新營設站,加上糖業蓬勃,讓新營成為嘉南地區重要交通與經濟樞紐。蔗影風光 鐵道流金歲月1906年,台灣四大製糖所之一的「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遷至新營,並成立新營製糖工場,利用嘉南大圳充沛的水源,大規模種植甘蔗,使新營成為糖業重鎮。戰後,「新營糖廠」成為台糖三大總廠之一,擁有宿舍、醫院、學校等完善的生活設施,形成糖業聚落文化。與台糖共生的「糖鐵」,因軌距只有76.2公分,約為國際標準軌距的一半,因此火車稱為「五分車」。雖然台灣糖業自1980年代開始衰退,新營糖廠也於2002年停工,然而仍以「新營糖業鐵道文化園區」轉型為觀光事業。「新營糖業鐵道文化園區」保留大量的軌道、火車頭與車廂,成為鐵道迷朝聖地。其中的「中興車站」是五分車觀光列車起點,行駛「勝利號」單節內燃動力客車。「勝利號」小火車是 1949 年日本製造,停駛多年後,自2024年2月起復駛。糖鐵火燒店車站附近有「吳晉淮音樂紀念館」,吳晉淮是台灣重要作曲家,畢生創作《關仔嶺之戀》、《暗淡的月》等歌曲200多首。不過,「火燒店」地名並非字面上的意義。據說當地早年有一家碗粿店生意很好,被稱為「好銷店」,後來音轉為「火燒店」。「新營鐵道地景公園」位於新營糖廠製糖區舊址,以台糖軌道故事為活化主軸,整合倉庫、五分車軌道、月台,讓遊客感受糖業變化的歷史時光。綠蔭拾光 漫步藝想世界「南瀛綠都心公園」原為日據時期的新營神社社苑,戰後成為中山公園,後轉型為多功能綠地。園區內彩繪梅花鹿象徵平埔族遺跡,人工湖與岸邊的新營文化中心相映成趣,被譽為「新營之肺」。「新營美術園區」則沿嘉南大圳支線而建,結合樹蔭、陽光及大型公共藝術雕塑,融入藝術家不二良以動漫風格設計的「童年狂想曲」裝置藝術,「小鼠」公仔與書桌椅交錯,以及七彩長廊,成為親子互動與藝術教育兼備的公共空間。地方信仰 百年香火綿延「鐵線橋堡通濟宮」建於清康熙年間,是新營最古老的媽祖廟之一,廟分新舊:古廟結構小巧卻工藝精緻,為國家三級古蹟;新廟落成於1995年,奉祀創廟時期五尊媽祖神像,展現深厚的聯庄信仰文化。太子宮是地名也是廟名。相傳明朝永曆年間,泉州5位先民渡台,隨身攜奉中壇元帥神像在此落腳。新營太子宮主祀俗稱「三太子」、「太子爺」或「中壇元帥」哪吒。新營太子宮也有新、舊廟之分,祖廟為傳統木構建築,為國家三級古蹟。新廟則採北方宮殿式建築,1992年完工,廟內陳列的太子爺專用神轎,相傳為明末清初雕刻,是隨太子爺渡海來台的古物。廟頂矗立太子爺銅像,高31台尺、重達12噸,是新營區知名的地標。湖光文韻 遇見未來新章新營最富自然與人文融合之美的,莫過於「天鵝湖環保公園」。原名「埤寮埤」的天鵝湖,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從早期水利設施轉變為生態景觀湖。園區設有木棧道、涼亭、拱橋與白色天鵝雕塑,不僅可垂釣、散步,更是留鳥覓食勝地。「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原是日本商人本田三一的宅邸,戰後作為縣政府員工宿舍。建物採和洋折衷風格、保存完整,構造工法細緻,呈現傳統木造建築特色,是當地知名歷史建築,目前委外經營,作為日式人文氣息的茶空間。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簡稱國圖南館),選址新營,預計2026年啟用,將成為南台灣重要的知識儲備基地,結合歷史文化與現代設施,將帶動新一波人文風潮。 前一篇文章 嘉義.六腳 蔗埕老店懷古風 奇趣地名話舊情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2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一念三千2025.10.0604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5種瓜得杯 種葫蘆瓜取代紙杯2025.10.0606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7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8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9消防員如觀音示現 圓福寺秋節致意2025.10.06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嘉義.六腳 蔗埕老店懷古風 奇趣地名話舊情雲林.水林 開台第一庄風采 古韻水林傳百載南投.仁愛 群峰疊翠映雲影 霧社英魂照山嶺 作者其他文章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桃園市.桃園區 桃舞春風虎茅庄 園闢草寮開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