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六腳 蔗埕老店懷古風 奇趣地名話舊情 文/人間社記者李家芸 |2025.09.29 語音朗讀 21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笑瞇瞇懸絲偶劇團」由工廠村長黃江正(右1)創辦,經常受邀至各地表演。 圖/笑瞇瞇懸絲偶劇團提供六腳是故宮南院的門戶,鄉農會旁設有大型「故宮三寶」入口意象。 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蒜頭糖廠內的木造車站。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陳列在蒜頭糖廠的「割草車」,是由糖廠員工自製,可將鐵道兩旁雜草迅速割除。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 「糖廠配天宮」是全台唯一在糖廠內設立的媽祖廟。 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潭墘社區因電視偶像劇《用九柑仔店》拍攝而爆紅,拍攝場景成為觀光熱點。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國定古蹟「王得祿墓園」,光是墓碑就有163公分高,氣勢非凡。 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蒜頭糖廠內的「五分車」柴油機車頭。圖/人間社記者李家芸 文/人間社記者李家芸嘉義縣「六腳鄉」有個奇特的鄉名,鄉政中心「蒜頭村」並不出產蒜頭,卻讓許多遊客誤以為當地是蒜頭產地,讓村民們啼笑皆非。只因「六腳」與「蒜頭」均非字面上的意義,而是音誤,相沿成習至今流傳不少有趣的歷史典故。相傳清乾隆年間,福建漳州龍溪縣民陳士政等人招募佃農來台拓墾,起初有六戶人家在朴子溪一帶墾植,名為「六家佃」。由於閩南語「家」與「腳」發音相近,外人將「六家佃」誤為「六腳佃」,日據時代實施地名改正,才簡化為「六腳」。六腳鄉政中心「蒜頭」,據說早年富戶甚多,有「9萬27千」戶,即家財萬貫的有9戶、千兩者有27戶,由於富翁在當地算來是頭,因此稱為「算頭」,後來被訛傳為「蒜頭」,從鄉名與村名的演變、記錄著拓墾時代的歷史痕跡。糖廠風華 蔗埕文化園區六腳鄉的另一段歷史,則與糖業息息相關。1906年日人於蒜頭成立「蒜頭糖廠」,這裡曾是全台第三大糖廠,並闢建專為運送甘蔗的「五分車」鐵道。所謂「五分車」是因軌距只有國際標準的一半而得名,如今已轉型為觀光用途。蒜頭糖廠如今也轉型為「蔗埕文化園區」,除了日式木造車站外,也展示「蒸汽機車」、運水的「水櫃車」、巡視鐵道的「巡道車」、維修軌道的「道班車」,以及由員工自製的「割草車」,完整呈現糖業鐵路文化。地方傳奇 媽祖鎮守典故蒜頭糖廠是台灣所有糖廠中,唯一在廠區內建「媽祖廟」的糖廠,建廟過程有些傳奇色彩。根據「糖廠配天宮」沿革記載,1911年蒜頭糖廠正式製糖時,工廠意外頻傳,不是機械故障,就是工人受傷,讓員工與村民恐懼不安。後來,地方請來朴子配天宮媽祖(三媽)神像鎮守,竟在工廠內挖出一副「狗骨」,經焚化處理後,災厄始告平息。這段「媽祖收妖」的故事,至今仍在地方傳頌,廠方為了感謝神恩,還特別鑄造一座大耳香爐、一對大燭台敬獻媽祖。糖廠配天宮所在地的工廠村,有一個「笑瞇瞇懸絲偶劇團」,成員一律是大齡女性,平均年齡75歲,且幾乎都是糖廠退休員工或家屬,其中有多人考取街頭藝人證照,並曾獲邀參加戲劇節、踩街、尾牙宴表演。廟前圍牆上彩繪的操偶老奶奶,個個都是曾祖母級演員。國定古蹟 御賜燈花佳話位於雙涵村的「王得祿墓園」是國定古蹟,墓園占地1.92公頃,依清代一品官墓制建造,墓碑高達163公分,上刻「皇清」二字,兩側雕有二龍相向,氣勢非凡。墓園內有石虎、石羊、石馬、石翁仲等重要歷史古物,是台灣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墓。王得祿出身於諸羅縣溝尾(今嘉義縣太保市),是清朝台籍最高官員,官至浙江提督,加太子太保銜。他的雙親早亡,由長兄王得嘉、兄嫂許月(人稱定舍娘)扶養長大。王得祿為感念兄嫂養育之恩,上書嘉慶皇帝將長兄封為「振威將軍」、兄嫂封為「一品夫人」獲准,並蒙賜赴紫禁城觀賞元宵燈花。但因兄嫂許月年邁,經請示皇帝後,敕賜每年元宵節可在提督府內辦元宵燈花展,許月為了讓鄉民可以觀賞御賜燈花,自請將「賞燈花」移至朴子配天宮,又獲皇帝允許,自此配天宮可比照皇宮辦理燈花展,代代相傳,延續至今。文創觀光 柑仔店懷舊情六腳與故宮南院僅一溪之隔,在六腳農會旁設有大型的「故宮三寶」(肉形石、翠玉白菜、毛公鼎)入口意象,是鄉公所設立的地景藝術,由於造型巨大,相當顯眼,路過的旅人,常會下車拍照,成為農會前的熱門打卡地標。潭墘社區是電視偶像劇《用九柑仔店》拍攝地之一,但是電視劇裡的「用九柑仔店」,卻是早期中藥房改裝,前身是「存德中藥房」;當地真正的柑仔店,是緊鄰的「慶和柑仔店」,開設於日本時代,擁有百年歷史,店內如今仍販賣復古零食,彷彿時光倒流。偶像劇《用九柑仔店》改編自漫畫家阮光民的同名漫畫,金漫獎得主阮光民以其童年在阿公開設的柑仔店生活回憶為原型,描述主角返鄉接掌柑仔店的故事,戲劇獲得第55屆金鐘獎、第3屆亞洲影藝創意大獎。潭墘社區也因《用九柑仔店》拍攝而爆紅,成為觀光熱點。 前一篇文章 雲林.水林 開台第一庄風采 古韻水林傳百載 下一篇文章 台南.新營 甘蔗飄香韻猶在 糖都轉型夢再開 熱門新聞 01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2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一念三千2025.10.0604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5種瓜得杯 種葫蘆瓜取代紙杯2025.10.0606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7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8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9消防員如觀音示現 圓福寺秋節致意2025.10.06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南.新營 甘蔗飄香韻猶在 糖都轉型夢再開雲林.水林 開台第一庄風采 古韻水林傳百載南投.仁愛 群峰疊翠映雲影 霧社英魂照山嶺 作者其他文章嘉義市 諸羅山城映晴空 人文風情韻自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