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流感化,各國防疫政策也從嚴格封控轉為與病毒共存。國衛院分析34個國家的新冠防疫策略與超額死亡(Excess Mortality)表現,發現疫情初期,若能果斷採取嚴格措施,對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表示,研究顯示,醫療保健系統與超額死亡率下降息息相關,因應疫情,應重視醫護人員需求,同時加強醫療科技實力。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鄒小蕙表示,「超額死亡」是指某段期間,實際死亡人數超過往年平均水準的差額。與單純的確診與死亡統計相比,更能真實反映疫情帶來的總體傷害,因為涵蓋了醫療崩壞、慢性病患者延誤就醫、社會衝擊等間接因素。
研究顯示,34國平均超額死亡率在2020年為9%、2021年為14%、2022年為11%,其中防疫指標分數高的國家,前兩年超額死亡率顯著較低。台灣、紐西蘭、日本、丹麥及澳洲的3年平均值皆低於5%,屬於超額死亡率相對較低的國家。
鄒小蕙指出,台灣在2020年超額死亡人數呈現負值,2021年僅略高於紐西蘭,因為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即制定嚴格防疫政策,快速關閉邊界、有完整的入境檢疫措施,以及疫調匡列等,民眾也主動配戴口罩、減少非必要外出。不過,2021年12月Omicron病毒大流行,公衛政策強調與病毒共存,台灣整體超額死亡率略為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