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本日起,中國醞釀近十四年的「反壟斷法」正式實施。現在對中國市場強勢控制的跨國企業如微軟、英特爾等,很有可能成為「反壟斷法」實施後的「第一個被告」。
香港文匯報報導,目前這些跨國企業或扮演受害者、或調整商業策略,運用各種招數力顯示自己的「清白」。但不論是期望保護自身權益的消費者,還是在壟斷的夾縫中成長的企業,都摩拳擦掌欲「訟之而後快」。
據「中國產業地圖」一書披露,中國大陸每個已開放產業的前五名幾乎都由外資公司控制,在中國二十八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二十一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中國國產Office軟體代表永中科技總經理曹參,就直接呼籲中國政府將微軟列為「反壟斷法」的「第一被告」。他表示,如果政府不出面,永中科技也準備跟微軟打官司,公司正在搜集各方面的相關證據。
對此,微軟正在透過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的方式,來避免成為「第一被告」。微軟表示,公司和政府、整個IT業界有很多合作,微軟不存在壟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