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針對尚在進行的中美貿易談判,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專家學者認為,預計在APEC峰會舉行的習川會只是前菜,美國總統川普明年訪問中國才是重頭戲;也有學者分析,美中達成的協議可能為兩國帶來一年半至兩年的穩定期,但長期而言恐怕無法維持下去。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26日針對美中貿易談判舉行線上座談會,資深顧問甘迺迪指出,川普預計在APEC峰會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場邊會議,但他預期雙方只會達成小型的協議,兩國之後將繼續周旋,直到川普訪問中國。
甘迺迪預料,中國永遠都會等到最後一刻才會提出具有影響力的條件,所以等到川普訪中時,美中才可能會達成更大的協議。甘迺迪表示,大家不該對即將在南韓舉行的川習會抱有過多的期待。
經貿、政治 中美持續對峙
拜登政府時期擔任白宮國際經濟資深主任的哈雷爾同意這樣的說法,指重頭戲不在11月,而是明年初如果川普確實出訪中國,但他不認為這項協議足以解決美中之間所有的緊張,但會緩和美中關係;中國可能對美國做出產品採購的承諾,美方也可能放緩對中國的出口管制。
不過,哈雷爾認為,美中之間在結構上、經貿上和地緣政治上的緊張並不會消失。
哈雷爾指出,有兩大看點值得注意,一是美國現在向中國課徵約55%的關稅,這個稅率勢必會調降,但如果降至30%以下,恐怕很難看到美國的貿易分散到其他國家,因為美國其他的印太盟友也面臨15%至25%的關稅。此外,哈雷爾說,川普顯然希望從與各國的貿易談判中取得國外的直接投資,哈雷爾預期習近平會很高興順從川普政府的想法,但川普政府該如何處理、擺平國內的國安鷹派,來引進中國資金,也是一大看點。
川普金正恩 不排除場邊會談
至於中美如果當真達成協議,甘迺迪和哈雷爾都同意,這不會形成美中之間的長期狀態。哈雷爾說,雙方可能取得一年半至2年的穩定期,將會是中美經濟和地緣政治的暫時緩和。
另據韓聯社27日引述一位南韓高官報導,首爾當局「不排除」美國及北韓今年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慶州峰會場邊舉行會議的可能性。
法新社報導,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高調會晤,但雙方在緩解制裁及北韓核武發展做出讓步方面未達共識,此後華府與平壤關係陷入冰點。
南韓外交部不具名高階官員昨天在紐約表示,這類會談可能在APEC峰會場邊舉行。今年APEC峰會將於10月底在南韓慶州市登場,川普預計出席。當被問及美國與北韓可能舉行會談一事,這名南韓官員回應:「我們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這位南韓官員未說明美國與北韓的會談可能在哪裡舉辦,或以什麼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