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救災昨天進入第5天,光復國中還是無法復原。
圖/季相儒
協助花蓮光復災後復原,雪隧開放救災車輛申請通行。
圖/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花蓮光復鄉救災昨再挖出兩具遺體,累計17死、7失聯及83傷,黃金救援72小時已過,救災任務更艱巨,但中央、地方指揮雙頭馬車,基層抱怨連連。花蓮縣議長張峻昨當面問勘災的副總統蕭美琴,「中央地方是不是可以放下偏見、放下心結?」蕭當場請雙方坐下來溝通,齊心救災。
救災人員昨擴大搜索,在距災區40公里外的壽豐鄉米棧橋河床發現1具遺體,家屬視訊指認原以為是大同村64歲蔡姓男子,但檢警採指紋比對,晚間才確認是「小沂」姑丈公、72歲王姓老翁。
87歲黃姓婦人緊抱神明桌身亡,深埋兩公尺泥沙中多日,但因屋內淹水淤泥太嚴重,救難人員直到昨天終於以圓鍬及徒手挖掘近半小時移出。返程渡河時,先在遺體綁上3件救生衣當浮具,再以「人鏈」方式協助運至救護車。
馬太鞍溪 挖深水槽引導水流
連日來,馬太鞍溪仍不時溢流到光復市區,影響救災。水利署長林元鵬說,目前策略是在河床中心挖出深水槽引導水流到河道中央,避免流向市區,今天可完成導流。
台糖光復糖廠現在是救災大本營,花蓮縣府在廠區多功能會議室設前進指揮所,中央前進協調所則設在環教中心,兩處僅距300公尺,卻各自為政。國軍也在糖廠設了一處前進指揮所,日前賴清德總統在此聽取簡報,還打電話給當時人在10多公尺外的縣長徐榛蔚。縣府稱總統府沒通知,因此未參加聽取簡報。基層救災人員忍不住感嘆,中央地方「何時能齊心救災」?
連日來,中央每天上午10時開救災記者會說明,縣府昨首次說明會時間和中央接近,分庭抗禮意味濃。但徐榛蔚因勘災未出席,官員塞車遲到,讓記者現場枯等近70分鐘。
有媒體怒問雙方何時整合救災、一起開記者會?縣府祕書楊順宇表示,「中央沒有通知,我們也不知道」,工作會議中將再確認。他說,縣府依《災害防救法》第12條成立前進指揮所,「中央另外成立前進指揮所,縣府事前並不知道」。
中央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則說,中央前進協調所整合資源協助地方救災,電話聯繫縣府了解需求,每天說明工作進度。賴建信說,他是昨天上午9時許才聽到媒體提到縣府也要開記者會,是否一起開,可以來與縣府協調。
堰塞湖紅色警戒 尚無法解除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仍存在,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監控水位已降到113公尺,蓄水量約700萬噸,待天候許可,會派人重新安裝水位計,再與專家討論,目前因情況未明朗,尚無法解除紅色警戒。
林保署集水區治理組長劉忠憲表示,目前靠監測和堰塞湖共存,會由經濟部水利署先針對下游河道清疏、補強堤防缺口。另也監測剩餘水量往下游輸送時河道承受力,以及是否又會漫溢到鄉鎮,若發生一定降雨量時,也會再發布警戒,通知下游民眾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