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玄
現代科技進步,許多戰爭場面都可透過電視畫面目睹,無論人員傷亡、屋瓦傾頹,戰地記者無不冒險拍攝。八十多年前的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地記者,可比現在更加危險,他們只有笨重的攝影裝備,沒有手機可以輔助,也不是只拍飛彈在空中飛來飛去的鏡頭就可交代,他們必須隨軍深入戰地,才能拍到滿意又有意義的照片。
二戰中,有一位時尚雜誌模特兒出身,卻是一位敢衝、敢拍的戰地女記者黎米勒(Lee Miller),《她眼中的世界》由凱特溫絲蕾主演,講述的正是這位戰地女記者的故事。
無法融入社交圈
電影海報中,那滿臉骯汙、皺紋浮現的照片,讓觀眾認不出來這是過去在《鐵達尼號》中的溫絲蕾。若你走入影院觀賞電影,片頭一開始,就是她飾演的黎米勒,在戰地的爆炸聲響中被彈飛,驚慌失措,又氣喘吁吁、舉止笨拙的鏡頭。
這是她從事戰地記者的初次任務,但之後,她逐漸習慣,也更加成熟、老練,知道如何拍得有話題和影響力的照片。
黎米勒一九○七年出身於紐約,父親是業餘攝影師,教會她有關攝影的基本知識。但黎米勒興趣廣泛,年輕時曾被挖掘到《Vogue》(時尚)雜誌當封面女郎。後來又跨海到巴黎學習繪畫、服裝設計,在社交圈頗富名氣。但她牌氣並不好,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故無法融入虛偽、浮華的巴黎社交圈。
此時二戰砲火也逼近歐陸,她選擇飛到倫敦《Vogue》雜誌當攝影記者,她說:「我寧願拍攝照片,而不是成為一張照片。」這些情節電影匆匆帶過,重點擺在她到倫敦後,竟然申請到美軍步兵師當隨軍的戰地記者的過程。
用照片留下真相
她和美國《生活》雜誌的攝影記者希爾曼合作,隨著美軍反攻歐陸,經歷巴黎解放、聖馬洛戰役、諾曼第野戰醫院,以及解放後的納粹集中營等重大場面拍攝,許多都登在英國《Vogue》雜誌裡,其中以一九四五年,她在希特勒位於慕尼黑的私人公寓內,在浴缸旁以希特勒照片為背景拍下的洗澡照片,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代表希特勒已潰亡,人去樓空了)。
此外,她隨軍捕捉到戰地醫院護士的專注、躲在廢墟中小女孩的驚慌眼神等等,都是一般新聞報導中,沒能呈現的細微之處。遺憾的是,還是有許多照片被雜誌社認為太過殘酷,而未能刊登。
黎米勒捕捉到二戰流離失所或脆弱受害民眾的影像,共六萬張底片,於一九七七年病逝後,才為她兒子所發現,並整理而公開之。世人才知,她用攝影機記錄下更多無數戰火下的故事,用照片留下戰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