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昨出動國家航遙測飛機,飛抵堰塞湖上空以及下游災區拍攝。黃線為原來堰塞湖湖面範圍;紅線為目前堰塞湖湖面範圍。
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光復鄉店家遭洪水灌入,設備損壞,老闆娘痛哭:「什麼都沒了」。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前天溢流導致潰堤,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昨出動國家航遙測飛機勘查,堰塞湖剩餘水量約1100萬噸,較前日再減1200萬噸。林保署不排除沿溪床開闢一條通往堰塞湖的便道清運土石。
根據林保署航遙測分署航拍結果顯示,昨上午水位1026公尺,和前天比水位降低113公尺,湖面面積16公頃,蓄水量1100萬噸,占原來容量的12%。壩體溢流下切95公尺,殘餘壩高為105公尺,仍相當於35層樓的高度。
林保署表示,雖然壩高和蓄水量都已大幅降低,但仍持續緩慢向下溢流中,且水流仍持續向壩頂沖刷切割,呈現不穩定狀態,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原本的水位計在這次溢流災害中受到損壞,為監測最新的水位高度,將安裝新的水位計;此外,未來將會增加利用航遙測方式空勘,透過取得地形和堰塞湖變化更精確的資訊,做為因應下次可能災害的參考。
災民痛哭 「什麼都沒了」
林保署長林華慶昨於行政院報告指出,評估水量和壩體狀態,現階段土方比原本的還要減少,中長期的做法可沿溪床開闢一條便道抵達堰塞湖,清運周邊的土石,只不過開闢便道的工程預估至少3個月,且汛期期間也無法動工,因此還要積極跨部會研商其他對策,梳子壩工法會是選項之一。
花蓮光復鄉重建之路迢迢,許多災民流離失所,有災民痛哭:「什麼都沒了」。中正路上的店家遭洪水灌入,設備大量損壞,車子也被沖走,老闆娘還在繳房貸、車貸,不知何時能復業營生。她哭訴,好不容易才賺些錢買地蓋了房子,以為能安穩過下半生,但大水一來,什麼都沒有了。
她激動地說,親友都說「只要人活著就好」,如果當初人走了,現在根本都不用去管滿目瘡痍的家園,就是因為人活著,才要處理這些事,「現在這些損失要找誰賠?國家賠我嗎?花蓮縣政府賠我嗎?政府怎麼都沒有人來?當初說好堰塞湖要處理,可是都沒有,現在造成災情,這些損失要怎麼辦?」
房、車泡水 附加險才理賠
颱風樺加沙造成花蓮住宅、車輛嚴重淹水。產險業者指出,這類天災通常不在一般汽車保險或住宅保險的基本承保範圍內,若要獲得保障,須額外加保「颱風洪水險」或「汽車天災事故損失補償險」、「泡水車補償險」等附加險。
以車險為例,甲、乙、丙式車體險都將天災列為「除外不保事項」,僅加保附約才可理賠,包括車輛泡水、被招牌或樹木砸損等情況。
產險公會提醒,保戶若投保住宅火險並加保「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條款,淹水超過50公分即可依《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申請政府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