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 夏日樹下好乘涼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8.07.31
1278觀看次
字級

從前,人們的生活簡單、純樸,沒有什麼娛樂,也沒有什麼書可以看,尤其鄉下地方,連電都沒有,晚上必須點油燈來照明,生活非常不方便。

若是冬天或下雨天,人們總是天黑了就早早上床去睡覺。但是夏天白天長,晚飯後,天都還是亮的,上床睡覺未免太可惜了。於是,忙完了家裡的事,大人小孩自然而地聚集在家附近的大樹下乘涼。

那樣的大樹,是當時最常見的台灣鄉土樹,像樟樹、榕樹或是茄冬樹。

大家穿著木屐,拿著蒲扇,搬著板凳來到大樹下;阿嬤拿著家裡的大茶壺和邊沿有點破損的陶碗出來,將它們放在凳子上,讓大夥兒可以邊聊天邊喝茶。那個年代,物資缺乏,一個粗陶製成的碗,除了吃飯喝湯用,還要當成喝茶的碗。即使不小心碰撞而損傷了邊沿,整個碗成了鋸齒狀,但是只要碗底沒有裂縫,喝湯喝茶不會漏水,都還是個寶。

樹下相聚乘涼話家常,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大家天南地北的聊著,一邊用蒲扇搧涼兼趕蚊子。

聊天的內容從家庭小事、農事、節氣、收成、到東家長西家短,無所不包。不像現代人聊政治和股票,不過相同的都是在聊各種八卦新聞。

當然,阿公也愛談起他年輕時候的往事,或是講一些他看過的戲文給大家聽。他一邊抽著長長的煙斗,一邊滿足地噴著煙,關公過五關斬六將、薛仁貴、樊梨花移山倒海、薛平貴征西、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義賊廖添丁……..等等故事,一遍一遍地從他嘴裡說出來,從來沒有人聽膩過。

鄰家的阿伯打著火把來湊熱鬧,他講的鬼故事,聽得小孩子驚聲尖叫,不敢上床睡覺,也經常嚇得連阿伯自己都不敢回家。

這種快樂時光,要歸功於當時沒有收音機,也沒有電視,一家人才能這麼和樂融融的相聚。

當年大家聊家常、說故事的大樹,樹下經常建起土地公廟,大樹因年代久遠,也神格化成了人們尊敬膜拜的樹王公,在城市快速擴張之下,有些被幸運地保留下來,成為人們記憶中故鄉永久的標識。

劉興欽童年時的夜晚,就是在這種令人回味無窮的大樹下安祥地度過,他為這美好的回憶寫下一首打油詩,做為永久的紀念,詩云:

夏日樹下好乘涼,

大夥一起話家常。

阿公喜歡說故事,

內容不離鴨母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