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政武
午後的陽光慵懶地灑進教室,學生們剛從午休的夢境中被鐘聲拽回現實,一個個睡眼惺忪地蜷縮在窄小的課桌椅間,眼神飄忽地在黑板與朦朧睡意之間游移。
我試圖用略帶幽默的語氣講解相似形與中垂線的性質,然而這些抽象的幾何概念彷彿化作無形的催眠曲,學生的眼皮漸漸沉重,腦袋一點一點地往下墜。顯然,在這場與瞌睡蟲的拉鋸戰中,我正節節敗退。
就在這時,眼角餘光瞥見某個學生鬼鬼祟祟地在桌底下傳遞紙條,我眼明手快地攔截下來。這個熟悉的場景,瞬間勾起我國小時的一段回憶。眼見全班精神萎靡,我索性合上課本,笑著說:「既然大家都快睡著了,不如來聽個故事吧。」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堂數學課,老師正熱情洋溢地講解比例尺的應用,全班原本專注聽講,突然間,教室角落傳來窸窸窣窣的竊笑聲,接著像漣漪般擴散,連老師都察覺異樣。「抬頭看黑板!今天上課怎麼心不在焉的?」老師板著臉訓斥。男生們勉強抬起頭,卻個個眼神閃躲、神情古怪,原來是女老師牛仔褲的拉鍊沒拉好,大家既尷尬又不敢直視。
當下我靈機一動,寫了張紙條給班上一位和老師交情不錯的女同學,請她私下提醒老師。沒想到紙條在半路被老師截獲,她展開一看,眉頭微皺,隨即高聲宣布:「上課不認真,居然傳紙條約女生放學後去看電影?」全班瞬間投來曖昧的目光,我張口結舌、百口莫辯,畢竟紙條的真正內容只有我和老師心知肚明。
後來,老師藉故離開教室,再回來時,拉鍊已悄然拉上。我和那位女同學沒有如青春電影般發展出後續情節,但我知道,自己做了正確的事。
我晃了晃手中的紙條,故意露出促狹的笑容,高聲朗讀:「『XXX,放學後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被逮到的學生立刻跳起來抗議:「我才沒寫這個!」全班哄堂大笑,睡意一掃而空。我滿意地點點頭,慢悠悠地說:「好了,精神都回來了是吧?翻開課本第78頁,我們繼續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