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賽夏客
古今政治都一樣,腳踏雙船之人最擔心的,就是當兩條船都棄你而去時,其處境絕對裡外不是人。就以晚唐時期的李商隱來說,他沒有趕上盛唐文壇星空璀璨的詩魔、詩仙、詩聖等行列,縱有一身才華,卻無端被捲入政治漩渦中,無法完成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最終抑鬱而死。
李商隱之名的由來,相傳跟「商山四皓」有關。這四皓是指秦始皇博士官中的四位,職掌通古今、辨然否、典教職,德高望重。後見秦政暴虐,便隱居商山,過著「岩居穴處,紫芝療飢」的生活。漢高祖劉邦一直想要網羅他們入朝,均被拒絕。據說李商隱父親因崇拜商山四皓,因而命其名為「商隱」,期盼他一生像商山隱士般高風亮節。
李商隱在家中是長子,然因父親早逝,投靠親族成長,背負了撐持門戶的責任,令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十六歲時,寫出〈才論〉、〈聖論〉的李商隱,被天平節度使令狐楚納入幕府,作為其子令狐綯之學伴。還將自身雄厚的駢體文寫作技巧無私教授給他,讓他寫作功力進步神速,一飛沖天,成為晚唐文壇中一顆閃耀的星子。
令狐家對李商隱恩重如山,栽培他、資助他。然而早在唐文宗太和四年(八三○),與他一起遊學的令狐綯就考中進士,這顯然不是因為令狐綯的學識才華比李商隱優秀,而是跟他父親令狐楚有關。
缺乏門第背景的李商隱,應舉之路艱辛而漫長,只能依附在幕府集團任事,之後,終於在開成二年(八三七)考取了進士資格。不幸的是,李商隱的恩人令狐楚也在這一年過世了,為了圖謀生計,他於是應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做其幕僚。
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甚為激賞,知其仕途一片看好,便將小女兒王晏媄託付於他,夫妻倆亦恩愛有加。只可惜,這樁婚姻卻將他拖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
此時,李商隱的處境相當尷尬,因為王茂元與唐武宗充分信任的宰相李德裕交好,支持其政治主張,被視為「李黨」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兩黨嚴重對峙。他的婚姻更被解讀為背叛剛過世的恩主令狐家,得不到令狐綯的諒解,官場上也難獲提拔,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武宗去世後,李黨失勢,儘管李商隱的職位低得根本不夠格在權力鬥爭中被排擠,但仍然可以想像他有志難伸的鬱悶心情,怎麼做都不討好。且由於官場不順,與愛妻聚少離多,結婚才十三年王氏就病逝了。李商隱為此甚感內咎,不僅終生不續絃,寫出的文章亦少有歡樂,只有憂愁。
李商隱雖不想涉入黨爭,卻因此被政治羈絆了一輩子,又怎能不抑鬱寡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