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人 美白第一

文/陳雅芳  |2025.09.08
7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陳雅芳

古羅馬對女性對美有著極高標準,白皙膚色被視為美的標誌。

由於古羅馬流行「白」,因此皮膚護理至關重要。女性對面容光滑、無瑕疵、白皙十分注重,認為保持理想、健康、貞潔的外表對她們的聲譽與婚姻前景關係密切,而女性使用各種化妝品來美白肌膚,成為生活重要的部分。

遠古面霜 真材實料



根據古羅馬遺跡的考古中無意間發現,羅馬人在2000年前使用過面霜,一盒源於西元150年左右的面霜,現存放在倫惇博物館中供公眾觀賞。

據說這盒密封的圓柱形錫罐面霜盒長6公分、寬5公分,裡面裝著一種散發著刺鼻氣味的白色乳霜;正因為那盒面霜保存完整,因此後人能順利研究得出面霜主要材料含有動物脂肪、澱粉與氧化錫礦物。動物脂肪主要來自牛或羊,塗在皮膚上會有點油潤感;錫石礦物是白色的,塗在皮膚上能讓人看上去透白一點,其中的澱粉也會帶來滑嫩感。事實上,澱粉仍是今日化妝及護膚產品的重要材料之一,所以這盒千年面霜很具功效。

邪門歪道 冒死美白



事實上羅馬人大多是膚色較深的,因此美容化妝過程中,最常見的步驟就是美白皮膚,他們會將含有白堊或油漆的白色粉末塗抹在臉上,或者也使用一種含有毒鉛的白色乳膏,來美白他們的臉部、頸部及胸部,可見古羅馬女性十分著重外觀的修飾。

據說,古羅馬人卻為了變白,不僅使用鉛粉,還有富含砷與鉛的托法娜仙液化妝水;更有波西米亞的女性會用砷水沐浴,因為砷不僅劇毒,還會上癮;此外,還會定期接受水蛭放血,讓自己變成蒼白之美,愛美的邪門路數都是真實存在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