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陳雅芳
古羅馬對女性對美有著極高標準,白皙膚色被視為美的標誌。
由於古羅馬流行「白」,因此皮膚護理至關重要。女性對面容光滑、無瑕疵、白皙十分注重,認為保持理想、健康、貞潔的外表對她們的聲譽與婚姻前景關係密切,而女性使用各種化妝品來美白肌膚,成為生活重要的部分。
遠古面霜 真材實料
根據古羅馬遺跡的考古中無意間發現,羅馬人在2000年前使用過面霜,一盒源於西元150年左右的面霜,現存放在倫惇博物館中供公眾觀賞。
據說這盒密封的圓柱形錫罐面霜盒長6公分、寬5公分,裡面裝著一種散發著刺鼻氣味的白色乳霜;正因為那盒面霜保存完整,因此後人能順利研究得出面霜主要材料含有動物脂肪、澱粉與氧化錫礦物。動物脂肪主要來自牛或羊,塗在皮膚上會有點油潤感;錫石礦物是白色的,塗在皮膚上能讓人看上去透白一點,其中的澱粉也會帶來滑嫩感。事實上,澱粉仍是今日化妝及護膚產品的重要材料之一,所以這盒千年面霜很具功效。
邪門歪道 冒死美白
事實上羅馬人大多是膚色較深的,因此美容化妝過程中,最常見的步驟就是美白皮膚,他們會將含有白堊或油漆的白色粉末塗抹在臉上,或者也使用一種含有毒鉛的白色乳膏,來美白他們的臉部、頸部及胸部,可見古羅馬女性十分著重外觀的修飾。
據說,古羅馬人卻為了變白,不僅使用鉛粉,還有富含砷與鉛的托法娜仙液化妝水;更有波西米亞的女性會用砷水沐浴,因為砷不僅劇毒,還會上癮;此外,還會定期接受水蛭放血,讓自己變成蒼白之美,愛美的邪門路數都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