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拾柒
幸福,是後知後覺的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每天踩著疲憊的步伐去上班,心裡滿是怨氣。日子像溫水煮青蛙──工作被調去邊陲單位,感覺像被靜靜擱在角落,無聲地被告知:你可以慢慢離開了。那時候我怨老闆、怨命運,也怨自己。
但人走著走著,風也會轉、路也會彎。後來的某天,我重新被肯定,也換了一個角度看當初的調動──那其實是人生給我的緩衝期,讓我慢下來,看見曾經忽略的東西。例如,家附近那家巷口花舖。
它開在轉角,門前擺著幾桶花,白天上班時還沒開門,但牆邊沿著走道種了好些花草樹木,玫瑰、天竺葵、鼠尾草……遠遠看去像在向我招手。以前我從不在意,但自從心境改變,每天經過這裡,心情都莫名明亮起來。我會刻意繞過去,走過那面開滿花的牆,就像是替自己點一盞燈,提醒自己:雖然生活有時難堪,但你還在走,而且愈走愈穩。
現在的我,生活其實很簡單。兩個女兒已出嫁,家裡只剩我、先生與小女兒三人。晚餐可以慢慢煮,不必顧慮長輩口味,穿什麼、說什麼也都自在許多。餐桌旁各看各的電視,有時女兒會誇我今天穿得好看,我就笑笑說:「是昨天特價買的啦。」但其實聽到那句稱讚,心裡是亮的。
我不再為別人的期待忙碌,也不再委屈自己去討好誰。我學會在日常裡慢慢挑出想要的部分,一點一滴,拼成自己的生活。
上班的公車上,窗外陽光灑落在行道樹間,人潮一樣匆匆,但我不再焦慮。那短短二十分鐘,就像一條專屬我的「幸福通道」,我靜靜地坐著,看陽光照在自己膝頭,感覺這樣就很好。幸福不是命好,而是走過幽暗之後,還願意替自己留一束光。
只要每天還能經過那家花舖,看到那些迎風招手的小花,我就知道,哪怕只是平凡地活,心裡也滿滿的,是安穩、是感謝。那就是我,專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