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隨著美國國會即將完成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3日發表報告主張,中國大陸「極度不可能」攻打台灣,且成功機率愈來愈低,建議華府不應將台海衝突威脅說得太嚴重,也應該減少「中國武統台灣」這種假設所做的防務投資,如此更符合美國利益。
《南華早報》4日報導,「史汀生中心」在題為〈重新思考威脅:為何中國不太可能侵略台灣〉的報告主張,無論從戰略、政治、經濟或實際軍事層面來看,都不會出現北京攻台情況,質疑華府誇大台海衝突威脅,合理化國防決策與定期增加國防預算。
美國參眾兩院今年編列10億美元資金,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這項倡議自2024年啟動,旨在協助強化台灣防禦能力。
史汀生中心國安改革計畫主任葛拉茨在報告中表示,應思考的合理問題是:為何兩岸現狀維持76年,中國至今沒有攻打台灣?葛拉茨認為:「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犯台的機率並不會上升,事實正好相反。隨著軍事與防禦科技的進步,北京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每天都在降低。」
近月美俄阿拉斯加會談、大陸在主場接連舉辦上合峰會和九三大閱兵等,讓國際情勢劇烈變化,學者分析稱,習近平已用實際行動來展現其國際政軍實力與影響力,須留意10月可能登場的「川習會」,和大陸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活動上涉台表述。另隨中俄軍事合作強化,未來台海問題上的「俄羅斯因素」影響力可能愈來愈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