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慧芳
蟬聲漸遠,暑氣漸散,風開始有細微涼意。過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像不聲不響的旅人,默默收盛酷夏的熾熱,悄悄為田野披上輕柔的薄紗。
當午後陽光不再咄咄逼人,光芒斜映稻穗上,金黃波浪隨風翻湧,預告又是豐收的一季。村口老茄苳樹下,長輩們邊搖蒲扇邊閒話家常,在茶盞氤氳中,啜飲剛泡好的烏龍香片,有稻香、有茶香,也有鄰里間的濃厚人情香。
老茄苳樹以樹影的長短,於晨昏交錯間,訴說時間輕移的腳步。
稻埕裡,農婦正把一簍簍新挖掘的白蘿蔔晾在篾席上,陽光下,閃著細光,白蘿蔔看起來溫潤如玉。時序過了處暑,日頭就會一天短似一天,日照不再飆烈,光的映照裡反而有一種溫柔的篤定,似乎在告訴人們,這是時序的移轉,也像在叮嚀人們,季節更替的步伐從不會為誰而停留。
風帶走了午後的熱,也帶走了人們不細察的分分秒秒。
天高雲淡,連空氣都變透亮,仔細凝聽,彷彿能聽見秋的腳步,正從稻香深處傳來。
節氣,是來自大自然的溫柔提醒,提醒人們,世事匆匆,心宜緩緩。心自慢,在歲月流轉裡何妨放緩腳步,感受熱與涼的季節交會,珍惜眼前人間最柔軟的時刻。
當處暑在季節的扉頁中輕輕翻頁,人們在時光的書頁中,讀懂熱與涼的交會。不妨在這微涼的日子,把目光留給天空,把心安放在田野,讓處暑的風,替盛夏畫上圓潤的句點。使日子在被輕輕抹平的墨跡中,流入下一個篇章。別怕,走過暑熱,便能聽見時序在耳邊低語,預告秋的篇章。
一葉,知秋意;暑盡,風微涼。暑意漸消,秋意漸染,歲月會以最好的溫度擁抱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