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日前公告3班護病比獎勵金,卻排除專科護理師,台灣專科護理師產業工會公布最新護病比調查,高達65%專科護理師,白班需照顧逾12床病人,遠超國際建議安全標準5至10床。專科護理師工作內容比一般護理師繁複,需按規定開立醫囑等,工會擔心,狀況若不改善,恐影響醫療品質,增病患死亡率,並引發專科護理師出走潮。
專科護理師工會調查指出,專科護理師不只在白班的護病比負荷重,部分需要輪值夜班的專科護理師,負擔更大,約72%專科護理師,1人須照顧20位以上病人,其中15%是獨自負擔30床以上。各科別病房中,僅加護病房護病比略低,比率約1比4至1比6,但是病人情況危急、變化快速,臨床壓力絲毫未減。
有些護理師 上完白班再輪班
台灣專科護理師產業工會理事長洪志祥說,他在區域醫院任職,昨值班期間需照顧約3個病房,每一病房床數約20床,加上處理新增病人共5人,總共照護人數高達65人,新入院病人須製作病歷,且要進行護理指導,萬一住院病人突發病情惡化,也必須立即處理,有些專科護理師白班下班後還需再輪班,連續上班達12小時。
洪志祥說,考量照護品質,工會盼衛福部訂出專科護理師護病比,建議一般病房專科護理師的護病比為1比12,加護病房1比5。另,日前衛福部發放夜班護理津貼,最初公告時竟漏掉專科護理師,經工會及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力爭才修正納入,盼未來相關獎勵政策訂定時,別再排除專科護理師。
護理師荒未解,年輕醫師留任醫院意願低,可執行業務範疇與住院醫師相近的專科護理師,在一般護理師、住院醫師相繼出走時,淪為夾心餅乾,在這兩方極缺人的狀況下,當起救火隊,撐起該科運作。
台灣專科護理學會創會理事長蔡秀鸞說,住院病人多數醫療問題都靠專科護理師處理,但待遇不如醫師,也讓他們自嘲是院內最廉價的人力。
據統計,今年6月護理師執業率不到63%。蔡秀鸞表示,一般護理師執業人數持續下滑,臨床上,不少工作會轉移至專科護理師身上。某些小型醫院,因專科護理師薪資低於醫師,又具備部分醫師能力,考量人事成本,多會聘用專科護理師取代醫師,處理醫療問題。目前,專科護理師每月薪資通常不足10萬元,而聘僱一位醫師薪資每月至少10萬元起跳,資深醫師則超過40萬元。
桃園急診壅塞 籌設整合平台
桃園市11家急救責任醫院中,其中6家急診常壅塞,林口長庚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等急診留觀或等待住院超過48小時比率高於全國與北區指標。議員批評急診病患大排長龍,應設法導入智慧監控系統。桃園市衛生局表示,正在設計整合平台,呈現各院收治狀況以利調度。
衛生局表示,這項系統採購案8月21日已招標完成,若順利最快9月底有初步成果;因各醫院使用資訊系統不同,經溝通11家責任醫院都願意提供參數納入市府的整合平台,將在系統上線後,視運作情形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