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餐飲業鬧人力荒,據調查近七成業者都面臨缺工壓力,月薪五萬仍招不到洗碗工,甚至因此歇業。近期不少餐廳迎來越南、印尼等國留學生加入餐飲服務戰場,甚至有餐廳七成服務生都是東南亞籍。
往年暑假期間,校園周邊的商圈餐廳常大缺工,甚至「全店只剩一個服務生苦撐」。餐飲業者指出,近來人力荒翻轉,來台的東南亞學生成為重要的人力來源,過去以會說中文的泰北學生居多,新南向政策推動後,各類獎學金吸引更多越南、印尼籍學生來台,改變餐飲打工市場。
台中鬧區一家餐廳外場服務生幾乎都是東南亞學生,消費者點菜有疑問,就拿出寫好的卡片釐清菜色與需求,相關服務也很到位。一中商圈的餐廳老闆表示,店內東南亞學生高達七成,工作認真、態度佳、流動率低,過去台灣學生動輒請假、離職,這批生力軍加入後讓營運更穩定;過去因人力不足關閉的餐廳二樓也能營業。
餐飲業者說,越南、印尼籍學生中文較不流利,業者替外籍服務生掛上「中文學習中」的識別牌,消費者多能體諒。另有店家購置錄音筆,把常用的點餐對話錄下來,或以代號重新設計菜單,讓外籍生迅速上手。
在餐廳打工的外籍學生說,來台讀書開銷龐大,打工能分攤學費與生活費,還可存錢,中文雖不流利,但點餐、溝通還是可以。
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分析,目前在台外籍生可補充餐飲業的人力,主要分為大學國際生、技職產學專班生和境外實習生,多來自印尼或越南,以實習名義來台工作,目前政策放寬到二年制專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