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辦法總比困難多

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2025.08.16
189觀看次
字級

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有的人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有的人遇到困難就勇於去面對解決。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佛光菜根譚》說:「能夠克服困難,便能獲得良機;能夠解決困難,便能化解危機;能夠面對困難,便能尋求轉機;能夠不怕困難,便能把握時機。」

困難在中文裡有多重含義:一、指事情的難度;二、指處境的艱難。如果以佛教來說,困難還包括:學佛修道、度化眾生、斷除煩惱習氣、解脫成佛等。

大師說:人生旅途上,每個人難免有遭遇挫折或遇到困難的時候,當處在危難之中,最重要的是先要安定自己的心理,千萬不能慌張忙亂,唯有頭腦冷靜、理智清明,才能處理危難。又說:辦法總比困難多,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所謂「窮則變,變則通」。

大師說:「有力量者,沒有所謂困難。」那如何增加自己的力量?要發心,發心就有力量!

記得剛出家受戒時,有一天晚上,聽得戒和尚星雲大師開示:「一個人有沒有力量,就在他願不願意,發心就有力量!」發心就有力量,不但是我一生的座右銘,也影響自己一生。譬如我不會講經說法,但只要肯發心,就會了;我不會寫作、寫論文、典座、唱誦、做主管等,但只要肯發心,就會了。這就是大師所說的:我不是萬能,但我肯能。

遇到困難時,大師教導我們應抱持積極態度,將困難視為良機、轉機、時機。而克服困難的能力來自於心力、願力,慈悲力、忍辱力、智慧力等,及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態度。誠如大師所言:困難是人生進步的踏腳石,是內在信心、志節的試金石。

能突破一層困難,生命就多一分價值;能多一分承擔,生命就多一分力量;能多一分發心,自己就多一分信心。

面對困難,除了發心外,還要精進不懈,如《佛遺教經》所言:「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像佛陀之所以能夠成佛,皆因累劫精進不放逸才得以成就。同樣的,人生在世,不管為人處世,求學工作、或者學佛度眾,都要不斷的努力、精進不懈才能成功。

總之,面對困難,要肯發心,發心就有力量!有力量,就能克服困難,獲得良機;有力量,就能夠解決困難,化解危機;有力量,就能夠面對困難,尋求轉機;有力量就能夠不怕困難,把握時機。只要肯發心,泥土都能變成金。願與大眾共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