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玄
看完日片《花束般的戀愛》,勾起一九六○年代,筆者小學五、六年級看純愛電影老片的回憶,那時的愛情片有《川流》、《請問芳名》、《君在橋邊》等。
這部《花束般的戀愛》講的不是王子和公主最後走入幸福的歸宿,而是因現實和生活,不得不選擇分手的結局,但分手並不悲情,終歸是認清人生事實,兩人以維持好朋友收場。
回憶經驗有助人生
這部電影片名,本身就寓意著花束僅短暫盛放,盛放之後面臨的結局,只有凋零,若想維持現狀,總要有一方犧牲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取向。在性別平等、社會風氣改變的現代,電影告訴我們,純愛是不容易的。因此,有人說,《花束般的戀愛》其實是反純愛的,但筆者認為把握人生這一段學生時期青春之愛的回憶和經驗,對進入社會後的交友,反而會有更慎重的考量。
這部電影由菅田將暉(飾山音麥)和有村架純(飾八谷絹)兩大當紅明星主演,吸引眾多粉絲觀看。故事從他們大學時期開始,兩人因錯過末班車而相遇。相談之下,發現兩人興趣、喜好都非常相似,甚至無論音樂、電影、看書等都有一樣的主題。這樣的男俊女美,又都有彷彿永遠分享不完的相同話題,於是陷入戀愛的甜蜜中。
終須面對生活現實
但在東京生活,兩人要過這種文青優雅的生活並不容易,山音麥靠著畫四格漫畫,出版社價錢愈給愈低,父親卻以他有漫畫收入了,不再寄生活費給他了。至大學畢業了,山音麥為了維持兩人有品質的生活,只好去當業務員,豈知公司主管給他的工作、企畫案愈來愈重,經常熬夜、加班。八谷絹雖然也有打工,但經濟的壓力仍大,兩人為了柴米油鹽小事,開始有了爭執。山音麥認為他努力工作,是為了以後結婚能有好日子過,八谷絹則認為山音麥出社會後,價值觀已改變,未來的生活,一定又是重複的爭執、吵架。
於是,兩人決定在參加友人的婚禮後,擁泣揮淚,平和分手。兩人相戀五年,留下青春的熱戀記憶。
這種文青式的電影,當然不會用麵包和愛情孰重來表達,反而經典佳句連連,不過卻顯示戀愛無法一人一半,戀愛就是一人一份,這是現在戀人的想法。但維持現狀很難,終須面對生活和社會的現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