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副產品 廢水變綠建材

文/李盈、李小敏 |2025.08.16
115觀看次
字級
巴哈馬總理 Philip Davis(右)邀請Rick Fox(左)回到家鄉以 Partanna新建材,打造全球第一個如他們背後所展示的負碳住宅社區。圖/Partanna官網
以負碳混凝土製作的地磚和建材,使用過程能持續吸收二氧化碳。圖/Partanna官網
Partanna與巴哈馬政府合作,陸續建造能對抗颶風的負碳屋。圖/Partanna官網
以負碳混凝土製作的地磚和建材,使用過程能持續吸收二氧化碳。圖/Partanna官網

文/李盈、李小敏

除了波能找到不耗能將海水淡化,巴哈馬的建築師Sam Marshall則找到了一個海水淡化後,廢物利用的新解方。

NBA球星為故鄉造屋

8年前的一場因緣巧合,讓Marshall發現,若將海水淡化的副產品──高濃縮的鹽水,也就是俗稱的鹵水,與鋼鐵廢料鋼渣結合在一起,將會變成一種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適應水災的新建築材料:綠色混凝土。

看準了綠色混凝土的未來潛力及革命性的創舉,他與前NBA湖人隊明星球員Rick Fox攜手創辦了和產品同名的「Partanna」企業,也在推出負碳地磚及全球第一個負碳房屋後,成功募集到可觀的資金。

鹵水黏鋼渣過程環保

鹵水的回收再利用,對海水淡化廠意義重大。海水淡化廠每淡化1公升海水,會產生1.5立方公尺的高濃鹽水,若無法妥善回收,將變成有毒溶液,若流入大海,對生態又是一場浩劫。Partanna的出現,對海水淡化廠無疑是一大福音!

Partanna生產綠色混凝土的方式也很環保,只需要準備好鹵水與鋼渣,就能直接在室溫中加工,不需要經過高溫燃燒,也不用仰賴樹脂或塑膠就能自行凝固,過程間不會產生有害物質,能源成本非常低。

Partanna混凝土建材與傳統產品一樣耐用,也可延展。最讓人驚豔的是,當第一座Partanna房屋在巴哈馬完工時,能直接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成為全球第一座減碳房屋。

零碳排房子還會吸碳

根據團隊調查,一般1250平方英尺(約35坪多)的水泥住宅,建造過程會產生70.2噸的碳排放量,但同尺寸的Partanna住宅,在製造過程中不但零排碳,完工後還能吸收22.5噸的二氧化碳,成功達到了負排碳的效果。

2019年,巴哈馬經歷一場嚴重的多利安颶風,許多建築與房屋被摧毀,數千人無家可歸。巴哈馬裔加拿大籍的NBA球星Fox目睹災難十分痛心,他與團隊積極與巴哈馬政府合作,希望強化當地應對天災的能力。

Partanna決定為巴哈馬建造1000套抗颶風、耐海水腐蝕,還能清除二氧化碳的房屋。首批30個單元,已於2023年在巴哈馬北部的阿巴科群島交付,那裡經常是受颶風影響最嚴重的地區。

鋪路磚珊瑚礁用途廣

同一時間,Partanna與開發商Red Sea Global(RSG)合作,在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景觀苗圃上,安裝1萬1000塊路磚,希望達到淨化附近空氣的效果。他們也嘗試把Partanna的海洋彈性混凝土,用於紅海的珊瑚礁恢復項目中,希望能順利活化當地的生態環境。

在建築材料獲得全球最大碳信用機構Verra認證後,Partanna未來計畫為生活在「氣候脆弱」地區(如非洲、南亞、中南美洲、北極等地),及常受洪水、乾旱、颶風等災害所苦的人們,建造更多更能適應並改善環境的房屋與基礎建設,讓當地居民能得到居住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