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秋雯
「可以幫我煮紅豆嗎?」
「好啊!」我笑著接過先生手上那瓶裝紅豆的寶特瓶。
瓶身老舊,但那一顆顆紅潤飽滿的紅豆在裡頭輕輕滾動,發出細碎的響聲。倒出一些紅豆,用水輕輕沖洗數遍,深紅的豆皮在水中輕柔地翻滾,彷彿帶著陽光和土地的氣息。再把洗好的紅豆放入電鍋,加入清水,按下開關,等待那一鍋暖心的紅豆湯慢慢滾煮,像是也在煮著家的記憶。
你或許會疑惑,為什麼紅豆會裝在寶特瓶裡?那不是臨時的儲藏,而是一段藏著土地情感與家人的愛。屏東是紅豆的故鄉,每年元月,紅豆田間滿是機器轟隆聲,將紅豆成排的收割。然而,總有一些紅豆梗被遺落在田間,那些不被機器眷顧的紅豆,就成鄉間老婦人眼中閃耀的寶藏。夕陽下,她們身影佝僂、步伐緩慢,在金黃的餘暉中拾起一株又一株的紅豆梗。
其中一位老婦,就是我婆婆。每當紅豆季來臨,她便帶著斗笠和布袋,默默走進紅豆田,夕陽將她的身影拉長,映在田埂間如同米勒畫中拾穗的婦人,她彎腰撿起那一株株紅豆梗,手指粗糙卻小心翼翼的翻動土地,生怕錯過任何一顆。回到家後,她將紅豆梗仔細晒乾,脫殼,再一瓶一瓶裝入回收的寶特瓶內,整整齊齊排在廚房的一角,等待分送給每位兒女。
這些紅豆,或許不完美,卻飽含著婆婆對家人深深的疼愛。她說:「這是今年的紅豆,撿來的,新鮮又大顆。」她總笑著把紅豆湯盛給孩子們,那溫熱的紅豆湯,不只是甜,像是遞出她滿滿的心意和牽掛,是婆婆用身影和時間熬煮出來的愛。是家鄉、夕陽,與一顆疼愛家人的心,悄悄煮成的一鍋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