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玩偶 身障兒重拾自信

 |2025.08.12
80觀看次
字級
社工艾美 艾美(圖)專注為每位孩子量身打造與外貌特徵相符的娃娃,讓孩子在擁抱中找到自信與歸屬感。圖/取自IG@a_doll_like_me
行動不便 艾美專注為每位孩子量身打造與外貌特徵相符的娃娃,讓孩子在擁抱中找到自信與歸屬感。圖/取自IG@a_doll_like_me
白化症 艾美專注為每位孩子量身打造與外貌特徵相符的娃娃,讓孩子在擁抱中找到自信與歸屬感。圖/取自IG@a_doll_like_me
肢體不全 艾美專注為每位孩子量身打造與外貌特徵相符的娃娃,讓孩子在擁抱中找到自信與歸屬感。圖/取自IG@a_doll_like_me
黑色素瘤 艾美專注為每位孩子量身打造與外貌特徵相符的娃娃,讓孩子在擁抱中找到自信與歸屬感。圖/取自IG@a_doll_like_me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大多數孩子的成長故事中,玩偶是童年不可或缺的夥伴,它們能帶來無盡的陪伴和溫暖。然而,對於身體有身障的孩子來說,市面上「完美無瑕」的玩偶,反而可能成為他們自卑的來源,這讓美國加州一位社工艾美(Amy Jandrisevits)深受觸動,她創立「像我的娃娃」(A Doll Like Me)計畫,專門為身障兒童製作與他們外貌及身體狀況相符的玩偶,讓孩子們感受到被理解與接納,帶來難以言喻的溫暖和自信。

「像我的娃娃」的誕生源於艾美在兒童腫瘤科醫院工作時的觀察,她發現許多身障兒童面對外界的目光時,內心充滿掙扎。這些孩子渴望被理解,希望看到和自己一樣的形象。傳統玩偶因為過於「完美」,無法反映這些孩子的真實樣貌,反而成為心理負擔。

艾美決定用玩偶作為媒介,製作一款款專屬於每個孩子的「小夥伴」,玩偶擁有與孩子一樣的肢體特徵和健康狀況,無論是使用輔助器具,還是有著特殊肢體條件。這些玩偶不僅僅是玩具,更像是孩子們的鏡子,映照出他們「不完美也是獨特」的真實自我。

玩偶配備  專屬輔助設備

「像我的娃娃」每一個玩偶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製作過程中,艾美會與孩子及其家庭密切溝通,了解孩子的特點和需求,無論是膚色、髮型、身高,還是肢體的特殊狀況,都力求高度還原。玩偶還會配備專屬的輔助設備,比如輪椅、助行器、義肢等,甚至連戴眼鏡和假牙的細節也不會忽略。

這種高度個性化的設計,讓玩偶成為孩子們的情感寄託與自我認同的象徵,孩子們看到與自己相似的玩偶,能感受到「我也是獨一無二,我的樣子是美麗」的正向力量。

「像我的娃娃」不只是關乎玩具,它讓更多人關注身障兒童的心理需求,推動社會對不同身體狀態的包容與接納。這些玩偶成為教育工具,幫助普通兒童理解身障人士的生活,促進同理心的培養。

艾美表示,「當孩子們擁有這樣的玩偶,不僅能增強自信,也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愛與接納。我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讓社會變得更溫暖、更友善。」

擴大行動  走進醫療場域

「像我的娃娃」自推出以來,已服務數百名兒童,並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擴展,許多醫院、復健中心與非營利組織開始與該計畫合作,共同為更多身障兒童帶來專屬玩偶。

許多家長也分享這些玩偶帶給孩子的改變,有的孩子因為擁有與自己相似的玩偶,願意主動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的孩子更因為玩偶的陪伴,在醫療過程中減輕了焦慮和恐懼。

艾美和團隊計畫繼續推廣這項計畫,並研發更多種類的玩偶,適應不同年齡與需求的孩子。她們也期待有更多資源和志願者的加入,讓「像我的娃娃」的愛心能夠覆蓋更多角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