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優選原型食物,如五穀、豆類、堅果、蔬果等,能為人體提供天然營養素。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早餐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餐,它對身體與思緒具有積極的影響。每天吃早餐有助於提供能量、穩定血糖、提升專注力和學習能力,並促進身體健康。蔬食者想要早餐營養均衡,關鍵在於全穀、豆類、蔬果、堅果種子的組合,確保蛋白質來源、微量營養素(如鐵、鈣、B12、Omega-3)充分攝取和吸收。
1.優先選擇原型食物
純素早餐應以未經加工的原型食物為主,如五穀雜糧(燕麥、糙米、藜麥)、豆類(毛豆、豆腐、豆漿)、堅果與蔬果。這類食物保留更多天然營養素,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同時沒有過多添加糖、鹽或油脂。
2.高纖維、低升糖指數
食用燕麥、地瓜、全穀麵包等複合碳水化合物,可使餐後血糖上升更平緩,避免餐後能量斷崖式下降與早晨倦怠。例如燕麥中含有β-葡聚醣(β-glucan)可延緩胃排空、穩定血糖,並降低LDL「壞膽固醇」。攝取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蠕動、促進排便順暢,並支持健康腸道菌群。
3.攝取優質植物蛋白
早餐應包含蛋白質以維持飽足感、穩定血糖與支援體力。高品質純素植物蛋白來源包括豆漿、豆腐、毛豆、堅果與種子,以及全穀類(如藜麥)等。每天食用多樣化植物蛋白(豆類加全穀混合),就能滿足必需胺基酸需求。
4.維生素C助鐵吸收
早餐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奇異果、柑橘類、番茄、莓果、甜椒等)同食,可顯著提升鐵質吸收效率。例如早餐搭配柳橙、草莓或番茄醬,不只增加維生素C,也提升吸收豆類與深綠蔬菜中的鐵質效益。
5.植物Omega-3
Omega-3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對於心血管健康、大腦功能與抗發炎有幫助。植物性α-亞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 ALA),通常來自亞麻籽、奇亞籽、核桃、麻籽、葵花籽等。人體可將ALA轉化為更活性形式的EPA與DHA兩種Omega-3脂肪酸,若Omega-6攝取過高(如油脂、堅果)會抑制此轉換,因此建議每日適量攝取ALA。
優選原型食物如五穀、豆類、堅果、蔬果等,能提供天然營養素;高纖低GI全穀燕麥、地瓜等,既能填飽肚子又穩定血糖;吃優質植物蛋白,可維持一天的好體力;奇異果、柑橘、莓果等富含維生素C,可提升鐵吸收;Omega-3如亞麻籽、奇亞籽、核桃等,對大腦功能有益。綜合上述原則,蔬食早餐既是優質能量,也是人體代謝穩定、腸道與心血管健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