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外食攻略 如何吃得營養均衡 文/嚴菱瑕(新光醫院營養師) |2025.08.11 語音朗讀 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地瓜、南瓜有助於穩定血糖、維持血管彈性和提升免疫力。圖/123RF外食時可以選擇植物性蛋白質食物,能延長飽足感、穩定血糖,不容易感到饑餓。圖/123RF圖/123RF 文/嚴菱瑕(新光醫院營養師)選擇蔬食,不只是為了健康,更是出於對環境與動物的關懷。然而,許多蔬食者在外用餐時,經常面臨困難,因餐廳選擇有限,有時只能點一盤青菜搭白飯,或是誤踩隱藏肉湯、動物性調味料的陷阱,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甚至感覺吃不飽或容易飢餓。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簡單的營養原則與點餐技巧,即使在以葷食為主的餐廳,也能吃得健康、滿足又有飽足感。1.彩虹蔬果原則「你的餐盤有幾種顏色?」這是一個檢視營養的小技巧,不同顏色的蔬果富含不同的植化素和維生素,選擇多色蔬果,營養更豐富。◦紅色(番茄、紅椒):含茄紅素,有助抗氧化與心血管健康。◦橙黃色(胡蘿蔔、南瓜):富含β-胡蘿蔔素,轉換為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視力與免疫力。◦綠色(深色葉菜、綠花椰菜):含葉酸、鐵與鈣,幫助造血與骨骼健康。◦紫色(茄子、紫甘藍):含花青素,有助保護腦部與血管。如果一餐吃下來幾乎都是白色食物居多(像白飯、豆腐、蘿蔔),就可以考慮加點綠色蔬菜,或涼拌彩色蔬果來增加色彩及營養。2.多攝取蛋白質蛋白質攝取足夠,吃得更有飽足感。很多人覺得吃素容易餓,往往是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其實,蛋白質不僅有助於肌肉和代謝,還能延長飽足感、穩定血糖,不容易感到饑餓。外食時可以選擇植物性蛋白質食物。◦豆類(黃豆、毛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及膳食纖維,幫助增加飽足感與促進消化。◦豆製品(豆腐、豆皮、豆乾):碳排放低且脂肪含量較低,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來源。◦避免加工品:如素火腿、素肉排、百頁豆腐、麵腸及麵輪,這類食品雖然方便,但並非豆製品,蛋白質含量低,且常添加過多鈉及調味料,建議偶爾食用為宜。若餐廳提供的蛋白質選項有限,也可以搭配無糖豆漿來補足蛋白質來源。3.選擇健康好油「好油」能幫助營養吸收,蔬食有時因為缺乏「好油」,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 A、D、E、K)吸收,適量攝取健康脂肪,不僅提升風味也有助營養吸收。許多人認為不吃魚會缺乏Omega-3脂肪酸,但即使不攝取魚油,也有豐富的植物性油脂來源可選擇。◦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抗氧化、抗發炎,適合涼拌、清炒。◦堅果與種子:如奇亞籽、核桃、亞麻仁籽,可提供Omega-3脂肪酸。◦酪梨:除了健康脂肪,還富含鉀與維生素E,有助於心血管健康。4.吃未精緻澱粉外食常見的白飯、白麵條屬於精緻澱粉,吃多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因消化速度較快,故無法延長飽足感。建議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未精製碳水化合物。◦糙米、紫米、藜麥、燕麥:膳食纖維多,促進腸道健康、延長飽足感。◦地瓜、南瓜:有助於穩定血糖、維持血管彈性和提升免疫力。若餐廳只提供白飯,可以請店家飯量減半,多選擇搭配其他蔬菜或蛋白質食物來平衡。5.採客製化點餐善用「客製化點餐」,現在葷食餐廳多數有提供素食,蔬食者以為選擇有限,但其實許多餐點只要稍作調整,就能變成美味的蔬食料理。◦火鍋店:改用蔬菜或昆布湯底,搭配豆腐、菇類、青菜、南瓜、玉米等豐富食材。◦便當店:去除肉類、百頁豆腐等加工製品,多選擇豆干、豆腐或蔬菜。◦義式餐廳:選擇番茄醬或青醬義大利麵(全素者確認是否含乳製品),搭配菇類與堅果提升營養。◦燒烤店:選擇烤蔬菜、杏鮑菇、玉米筍,加點豆皮來補充蛋白質。掌握原則,蔬食外食也能吃得好!選擇蔬食不代表外食只能妥協,只要掌握「彩虹蔬果、蛋白質不缺少、選對好油、吃未精緻澱粉、客製點餐」5原則,就能在外食中吃得健康、安心又滿足。 前一篇文章 紅麴菌降血脂 加入糕點不一定健康 下一篇文章 蔬食早餐5原則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4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5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6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7《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2025.08.0509【遇見荷】如荷2025.08.0510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食早餐5原則紅麴菌降血脂 加入糕點不一定健康泡菜 蔬果發酵食物 含豐富乳酸菌食材烹調得宜 營養成分不流失暢遊花東縱谷 來一趟蔬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