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本周將公告232條款半導體關稅,產業界高度關注。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四已宣布將對所有輸美晶片、半導體開徵高達100%關稅,但在美投資或承諾投資則有望免關稅;但實施範圍、課稅方式、豁免條件及相關執行細節尚未公布,尤其是半導體相關產品若課高關稅,影響恐會更廣泛。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日前表示,包括筆電、伺服器、網通等是否列在美國232條款課稅範圍,現在尚未公告;但若再擴大到晶片終端產品設備,目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產業支援方案930億特別預算,必須再擴大,這是應急措施。中長期則是要協助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分散市場、降低風險。
劉鏡清表示,當時規畫產業支援方案930億是以對等關稅32%來推算,後來對等關稅降到20%,930億規模應該是足夠;但這要動態調整,如果232條款課稅範圍擴大到晶片相關產品,他認為,特別預算規模需要再擴大。
此外,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本周四(14日)將邀請相關部會首長,報告美國對等關稅案。國民黨籍召委黃仁表示,關稅本就是公開議題,本周邀請官員說明美國對等關稅對企業會有什麼影響,政府所謂「暫時」,要暫時到何時?藍綠立委都質疑政院的說明不足。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雖指稱,行政部門已在4月清楚說明,在野黨炒作黑箱顯然悖離事實;但綠營內亦瀰漫不滿氣氛,直指政院未明確交代談判動態及最新課稅規則,社會溝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