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須疊加原有稅率,引起產業界譁然,全國總工會認為對等關稅疊加,衝擊工具機、機械、資通訊、扣件、螺絲、腳踏車、紡織成衣等傳統產業,連農漁業也難以倖免,傳產只占出口2成,卻養活全台8成勞工,政府若無立即對策,短期將發生產業外移與大規模失業潮。
全總提出3大訴求,要求政府持續與美協商降稅,其次保障勞工權益,對受影響產業勞工,提供補助與轉型支持,放寬勞保、健保資格限制,簡化失業及無薪假補貼申請程序,再者穩定匯率,減輕出口成本與金融匯損壓力。
工商協進會也發聲明,盼談判團隊為產業爭取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強調產業界在研判衝擊範圍與擬定因應策略時,需更完整的資訊支。
台灣業者的訂單已開始受影響,最甚者損失7成訂單,呼籲政府趕緊調整腳步,讓產業升級度過難關。
嘉義縣蘇姓鐵件加工業者指出,台灣傳產加工利潤約10至15%,若美國課徵關稅20至30%,工廠沒利潤不可能活下去,長期恐影響台灣產業鏈。
旅美學者翁履中認為,台灣出口製造業正同時承受美國暫時性對等關稅、新台幣升值與貿易談判遲遲無果的三重壓力。他建議央行適度讓台幣貶值,替出口企業爭取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