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醉意兒
那是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記憶至今依舊鮮明。颱風橫掃南台灣,窗外風聲呼嘯,雨水拍打著鐵皮屋頂,那年我還小,正窩在家裡的沙發上,電視機裡不斷播報著風災消息,我始終等不到爸爸回家的身影。
爸爸是環保局的小隊長,平日負責巡邏與管理垃圾車路線、執行清潔作業。那晚,風雨再大,環保局卻沒有人休息。城市裡的每一棵倒塌的樹,每一片被吹落的招牌與破碎的瓦礫,都等著他們前去清理。為了讓市民安全出門,他們冒著風雨,奮戰整夜。
媽媽看著新聞畫面,擔憂的神情從她的眉心悄悄攤開。我以為她會像平常一樣催我早點睡,沒想到,她輕聲喚醒我,一起走進廚房。「來,我們來做些餅給你爸爸還有那些在外面辛苦工作的人吃。」
我們翻出家中僅剩的麵粉和配料,調了一大盆麵糊。那晚的麵糊不濃不稠,攤出來的餅帶著媽媽的手勁和心意。我們足足做了四、五十張,一張張煎得金黃酥香,再一片片裝入袋中,小心翼翼堆進保溫袋裡。
雨沒停,風更大了。我們穿上雨衣,跟著爸爸坐上巡查車,一路沿著市區各個角落前行。每經過一個據點,我們就下車,把剛煎好的餅遞到還在工作崗位上的環保人員手裡。他們渾身溼透,眼神卻充滿堅毅。當溫熱的餅放入他們掌心,有人笑著說謝謝,有人默默點頭,有人紅了眼眶,我不太懂那是什麼情緒,但我想,那就是感動吧。
那是我第一次明白,什麼叫「言傳身教」。媽媽沒說教什麼大道理,只是牽著我的手,踏進風雨裡;爸爸也沒說什麼豪語口號,只是靜靜地守在前線,做他該做的事。
很多年後,每當我站在廚房裡攤餅時,手心傳來的餘溫總會喚醒那個颱風夜的記憶。我會想起父母的背影,想起那輛巡查車,想起街燈下他們把一張張餅送到每個疲憊的身影手中。那不是英雄的行徑,但卻是我心中最偉大的畫面。它教會我,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溫柔的力量,什麼是靜靜守護著別人的愛。
我很慶幸自己生在這樣的家庭,原來,真正的榜樣不必高聲喧嘩,他們會在一場風雨裡,為你攤一張熱騰騰的餅,用行動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