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隆俊
小時候,春夏時節家裡的田地會種西瓜,品種有大紅肉西瓜、小顆黃或紅肉的西瓜,約在「春分」前後,就可開始整地播種了。
播種那天,全家大小都出動,雖然忙碌,卻也忙得開心,不覺得這是件苦差事。待種子發芽,長出幼苗時,需在瓜田鋪上乾稻草,以免太陽太大,沙田溫度過高時,苗藤受到熱傷害。西瓜植株耐旱怕潮溼,然而,若長時間未天降甘霖,還是得給它們水喝,否則,可能會枯萎。因此,假日時,又得動員全家扛水、挑水來澆淋西瓜藤葉,因水很重,滿累人的。
約兩個月後,會陸續開出鮮黃的花朵,即時引來蜂兒採蜜、授粉,呈現一幅熱鬧的場景。等長出西瓜BABY 時,必須像照顧小嬰兒般,細心呵護。一條瓜藤若開太多花朵,也要摘掉一些,以汰弱保強,讓養分集中於一、二顆小西瓜果上,如此,才能長得結實又香甜。待西瓜約八、九分熟時,要建一個簡約型的守望草寮,晚上派人全程守夜,以免西瓜失蹤。
記得我念小三時,耳聞鄰居種的西瓜,一夜之間被偷個精光,損失慘重。經查,並非村民所為,而是外地人開著小卡車來偷走的。那年代,無監視器設備,無法查出何人所為,瓜農在西瓜屢次被偷後,不得不在瓜園守夜,以確保熟成西瓜的安全。
我們家兄弟很多,必須輪班跟隨老爸到西瓜園守夜。土狗小黑亦忠心耿耿地跟隨到瓜園,一同看護西瓜。守夜,無燈沒電的,無法溫習功課,只能聽蟲蛙大合唱、欣賞明月,以及數數天上繁星。
我與爸爸看顧西瓜園的日子,是從小學三年級到國一時,後來家裡不再種植西瓜,也就結束了這段守護西瓜田的歲月。如今,再憶起守夜的甘苦滋味,還是讓人很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