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納蘭性德的詞集

文/余遠炫 |2025.08.04
35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納蘭性德(字容若)是康熙皇帝跟前的侍衛,除了寫得一手褚遂良體的好字,琴棋書畫無所不窺,同時也是清代著名的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代三大詞人。王國維評論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清史稿》記載:「性德善詩,尤長倚聲。遍涉南唐、北宋諸家,窮極要眇。所著《飲水》、《側帽》二集,清新秀雋,自然超逸。」納蘭性德二十四歲時就刊印了《側帽集》,這個詞集的典故來自北朝名將獨孤信「側帽風流」的故事,而他的詞也像獨孤信一樣,令人景仰與追隨。

《側帽集》刊行沒多久,納蘭性德的老師顧貞觀就為他在吳地刊印《飲水詞》,其典故出於「如魚得水冷暖自知 」,語出宋代岳珂《桯史‧記龍眠海會圖》:「至於有法無法,有相無相,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其實飲水的不管是人還是魚,都是源自於自身的經歷與體會,而讓納蘭性德體會最深的,便是與原配盧氏的三年感情。盧氏去世之後,納蘭性德寫下多首悼念亡妻的作品,令人動容,感受到其中的情真意切。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納蘭性德的詞宛如五代詞集《花間集》,自帶傷感,卻不是無病呻吟。顧貞觀說他的詞:「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淒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悽惋而後喜悅。」

「詞」的發展起源於唐,五代始興,兩宋蔚為高峰,可以婉約也可以豪放,元以後漸衰。到了清初,有了納蘭性德的詞集,始見復振。

然而,納蘭性德的《側帽》與《飲水》詞集刊行後,有逐漸散失的情形。清代晚期文學家俞樾於是重新整理編排,收錄了三百四十八首詞,稱為《納蘭詞》。去年逝世的當代詞學大師葉嘉瑩,認為她與納蘭性德同宗,同屬正黃旗葉赫那拉氏,更在近百歲高齡時出版了《葉嘉瑩讀誦納蘭詞全集》,留下一段佳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