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廢棄物 變身科學教具

 |2025.08.01
149觀看次
字級
廢鐵管 變DNA雙螺旋結構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DNA雙螺旋結構。圖/取自thebetterindia.com網站
撿拾可用廢棄物 學生撿拾廢棄物,再製作成有用的物品,也從過程中學習。圖/取自thebetterindia.com網站
廢鐵鍊與球 認識反作用力 學生以再回收的物件,製作教具,了解球的反作用力,學習牛頓第三定律。圖/取自thebetterindia.com網站
廢盤上色 了解視覺原理 學生用廢棄物製作的教具,學習到牛頓的顏色混色盤,以及顏色與視覺原理。圖/取自thebetterindia.com網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印度賈姆謝德布爾(Jamshedpur),校園垃圾不再只是廢物,而成為啟發學童學習熱情與環保意識的重要資源。Jusco學校的學生透過創意發想,將校內廢棄物改造成一系列獨特的「科學教具」,成功建立一座充滿趣味的校園科學園區,不僅節省了資源,也大幅提升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與興趣。

Jusco學校是一所私立學校,由當地企業成立,希望在為其所在城市的居民提供卓越的教育,並培養具備創造力的學生。

學童自己動手 未聘專家設計 

Jusco學校的學生秉持著「愛心始於家庭」的理念,集思廣益,探討在學校可以解決哪些問題。13歲男孩阿克希特說,他很難理解「時間周期與鐘擺長度成正比」概念。

阿克希特在調查此難題的過程,學生們發現,除了阿克希特外,6至10年級其他幾名學生也同樣難理解科學概念,例如:DNA雙螺旋結構。於是,小組成員提出建造小小科學園區想法,以便學生能透過玩樂,學習科學概念。

學生製作科學教具的過程,從撿拾廢棄物品,乃至設計製作,完全自己動手與發想;沒有聘請專家設計園區,也沒有從品牌代理商購買科學設備,而是決定充分利用地吉之島垃圾場堆積如山的廢棄物。

學生從垃圾堆,挑選還可用的管道與板材,請教鐵匠,與其合作,製作科學小玩意兒,教職員工與學生共同參與。

學生利用廢棄材料,設計10個涉及遺傳學、力學、聲學及光學等領域的「科學教具」,包括:元素週期表、DNA雙螺旋結構、滑輪、音樂管、視錯覺等「科學教具」。建造該科學園區的費用包括:焊接費與油漆費,僅1萬盧比(約新台幣3400元),而市場價格為15萬盧比(約新台幣5萬1000元)。

科學園區 納Jusco教學大綱

師生討論,做出運用科學家牛頓基於顏色混合的色盤,及用於解釋人類視網膜特性的幻覺色盤,另有「反作用球」解釋牛頓第三定律。

學生的發想製作,來自「設計變革」(Design for Change,簡稱DFC),是在2009年由印度河濱學校(Riverside School)的創辦人吉蘭.瑟吉(Kiran Sethi)校長發起。

Jusco學校的故事曾被選為在印度舉辦的「設計變革」大會的全球20大故事之一。如今,這個學生主導建立的科學園區已正式納入Jusco學校的科學課程大綱,並有效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動機與合作精神。

瑟吉希望,學校可培養對萬事好奇、更有能力達標的孩子,她也希望,助孩子學習人生最寶貴的課題,即建立「我做得到」的自信。全球已有逾65國家地區參加DFC,且持續增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