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二○二五年世界肝炎日主題「肝炎:讓我們一起破解」,呼籲加速實現二○三○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台灣癌症基金會二十八日攜手國民健康署舉辦「避免肝炎變肝癌」記者會,首映微電影《老羅的玫瑰與茉莉》,並公布四十歲以上「B肝疫苗斷層世代」四大認知危機,恐成肝癌防線破口。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家崙與關懷大使安心亞呼籲:B肝知識不能斷層,追蹤治療勿中斷。
台灣自一九八六年成為全球首個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新生兒國家,然而,一九八六年前出生的四十歲以上民眾,約一百七十萬B肝帶原者因未受疫苗保護,成為高風險族群。衛福部統計顯示,每年約一點三萬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百分之七十由B肝引起。B肝帶原者若不追蹤治療,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恐發展為肝硬化,每年百分之五肝硬化患者可能演變成肝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四十歲以上族群存在四大B肝認知危機──一、錯誤傳染迷思:近百分之五十民眾不清楚B肝主要經血液、性行為或母嬰傳染,百分之四十誤以為共餐或交談會傳染,導致預防偏差及病友汙名。二、知情不追蹤:百分之九十四民眾知曉自身B肝狀態,但三分之一帶原者未定期追蹤,增加肝癌風險。三、無症狀即無事:百分之三十三帶原者因無症狀忽略追蹤,誤判病情。四、擅自停藥:近百分之四十曾用藥患者自行停藥,百分之三十因「指數正常」誤停,病毒恐反彈。
吳昭軍表示,B、C肝為台灣肝病及肝癌主因,政府提供「終身一次免費BC肝炎篩檢」,自八月一日起將對象擴及一九八六年前出生者,盼早期發現與治療,降低肝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