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納蘭性德雖是康熙得力侍衛,因其文采,也結交了不少當代儒士。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明朝東林黨人顧憲成的後人顧貞觀。並且因為顧貞觀的關係,救出流放寧古塔超過二十年之久、順治朝時因丁酉年科舉案被誣控的「江左鳳凰」吳兆騫(字漢槎,號季子),還他自由。
顧貞觀是江蘇無錫人,也是個特立獨行之人。在朝為官時因得罪小人遭到排擠,納蘭明珠聘他為館師,因此與納蘭性德結識。當時納蘭性德年僅二十二歲,顧貞觀已是不惑之年,兩人算是忘年之交。
當時文人習慣以詞為文通信往來,顧貞觀於是將他寫給好友吳兆騫的一首《金縷曲》拿給納蘭性德看,請他救助吳兆騫:
季子平安否?
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
母老家貧子幼。
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
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
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納蘭性德看完淚流滿面,答應顧貞觀全力營救,讓吳季子脫離寧古塔。
原來吳兆騫才華洋溢,但行事作風卻頗有狂性。順治十四年丁酉年鄉試,爆發順天、江南與河南等考場舞弊案。順治皇帝大怒,處死主、副考官,另十七名原本判處流放的涉案官員,亦遭處死。
當年,吳兆騫在江南考場應考,見試場人員如凶神惡煞般衝進來,題目還沒答完就匆匆離開。原本丁酉科場案與他無關,但因身為「江左鳳凰」之一,惹人眼紅,竟趁機誣陷他舞弊,最後遭流放東北寧古塔,鳳凰從此折翼寒苦之地。
納蘭性德被顧貞觀與吳兆騫的詞文感動,於是動用父親納蘭明珠之力,全力營救。終於讓吳兆騫結束二十三年流放,重回北京,更聘請他擔任家中館師,教授弟弟納蘭揆敘學業,幫助吳家生計。
後來吳兆騫病逝,納蘭性德正跟隨康熙巡視江南,不但特別返回北京為他辦理後事,並派人將靈柩送回吳兆騫的故鄉吳江。由此可見,納蘭性德真是位性情中人。